弘毅之士成就弘毅——记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1-25浏览次数:1317


弘毅之士成就弘毅
 ——记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校友

    “弘毅”二字典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即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之意。成立于2003年的弘毅投资出身名门,其母公司即扛起中国IT业民族品牌大旗的联想控股。弘毅是联想在IT业之外获得资本保值增值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主要从事并购投资业务。如果说当年是联想的名片帮助弘毅打开了资本市场之外的天地,那么收购济南汽配,推动中国玻璃在香港主板上市,先声药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林洋新能源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等一个个掀起中国资本市场层层巨澜的大手笔就是弘毅实力的最好证明。从一期基金3亿元全部来自联想控股,到三期基金募集时投资者准备开出的支票已超过10亿美元,弘毅不得不强行“关闭”入口, 把募集资金控制在5.8亿美元,弘毅骄人的业绩已经成为自己闪亮的名片。可以说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选对了人,弘毅总裁赵令欢不负所望创造了中国PE领域中的神话。
    赵令欢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北伊利诺依州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物理学硕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继而在美国一路从工程师做至企业高管,曾任美国Infolio, Inc., Vadem Ltd.董事长兼CEO,全球最大的调制解调器制造商U.S. Robotics Inc.副总裁兼总经理。2003年加入联想,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主要负责联想控股旗下的并购投资业务,是中国“本土化PE”的领舞者。

 联想历史上职位最高的“空降兵”

      对于高管人员,联想总裁柳传志一直是采用“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的使用方式。无论是杨元庆、郭为还是朱立南、陈国栋,无一不是从底层摸爬滚打到现在的职位。与此相反,对于外来的“空降兵”,柳传志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而赵令欢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空降兵”加“海归”。所以弘毅诞生与成长的过程,既是赵令欢筚路蓝缕开辟中国本土化PE战场的过程,也是他与柳传志不断磨合的过程。
    弘毅投资的诞生与成长,是柳传志由实业向资本转型的战略之举。2002年柳传志发现风险投资并不能够覆盖所有的投资领域,中国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存在很多机会,于是想做一家专门做并购投资的公司,但是苦于联想内部并无此等人才,这个设想也就只好放了下来。
    早在美国时赵令欢已进入风险投资界,他曾出任美国eGarden风险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这家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都有投资。2002年底,在柳传志位于北京融科资讯中心的办公室,赵令欢与柳传志进行了长达七八个小时的长谈。这次谈话后,柳传志认为自己找到了需要的人。2003年1月,赵令欢回国正式加入联想,担任联想控股副总裁和联想控股直接投资部门(现弘毅投资的前身)负责人,成为了联想历史上少有的“空降兵”兼“海归”。事实上,柳传志在要不要使用赵令欢上,前后足足考察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联想的第一年,赵令欢过得并不轻松。按联想的说法,他必须能够“入模子”,即达到柳传志要求的“求实”,为此,他没少受到柳传志的敲打。赵令欢坦承,“如果不是在联想,而在别处做相应的公司,我估计不会这么踏实、耐心,我们做得细一些,想得透一点,计划得周密一些,把控得稍微严谨一些,做得稍微辛苦一些。”联想给弘毅提供的不光是品牌,最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联想直接投资事业部到正式注册成立子公司弘毅投资,赵令欢以其做出的骄人业绩和是愿意把自己变成联想人的真心挚意赢得了柳传志的信任,成为联想三大少帅之一。
    赵令欢被柳传志“破格”重用的原因很简单:所谓“弘毅之士,伯乐好之”。

PE本土化的领舞者

    弘毅投资成立4年以来,在中国并购市场攻城略地,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行业重量级企业一一揽入怀中:中国玻璃、科宝博洛尼、先声药业、济南沃德汽配、中联重科、林洋新能源、巨石集团等。收购主战场开辟在国企,是弘毅与其他PE的最大区别。赵令欢认为弘毅才刚刚起步,经验、品牌都不如KKR、鼎晖等,不适宜做成长性基金。外资又几乎没有涉猎国企,因为国企事情乱、复杂,外资PE一般不愿碰也难碰,但弘毅生在内地,队伍也在内地,懂中国国情。所以弘毅将主要的投资方向放在国企改制及产业重组上。PE本土化战略的制定为弘毅的成功指明了方向。
    2003年,弘毅投资江苏玻璃集团,后者经改制重组后,以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名义,于2005年6月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2005年6月,弘毅投资济南沃德汽车配件厂,2005年12月,济南沃德汽配进入福特(FORD)全球配套体系;2005年4月,弘毅宣布成功投资中联重科,进入后帮助企业完成改制,并重组了董事会,得到资本市场认可;2006年6月弘毅投资林洋新能源,当年底林洋新能源在纳斯达克上市,短短六个月价值增加4到5倍;2005年年中投资先声制药,纽约时间2007年4月20日9点,先声药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弘毅2006年12月投资的巨石集团,据称目前在玻璃纤维行业中排名世界第四,计划五年之内成为全球前三甲;2007年4月弘毅又收购老牌国企石药集团,展开对医药行业大规模整合……
    2.5%的管理费,20%的分红,弘毅投资的赢利模式跟国际成熟PE并无二致,但与外资PE不同,弘毅不是“门外的野蛮人”,赵令欢把弘毅定位成长期的战略性投资增值服务商。弘毅对于收购对象的选择,并不像一些外资PE采用那种引起很大争议的“斩首式”。弘毅收购的企业一般不是行业第一位的企业,但这个行业“水池”一定要足够大,成规模,或者现在未成规模,但行业规律决定未来能够形成规模,以便后续有足够收购整合空间;另外弘毅收购的企业,几乎都是价值被体制或资金抑制,而且,企业的领导者比较有能力,属于“卧虎藏龙”的企业。弘毅对国企的改制和重组对国企来说也是一场彻底的制度革命,它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结构、提高机制效率、扩大企业市场和利润外延,更关键的是,让核心经理层持股,激发了这些人的活力,使其管理潜能得到了解放。
      2007年初,弘毅三期基金发布现场云集着高盛、花旗、渣打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美林、汇丰等著名机构管理者,以及众多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人士,还有国内如东方集团董事长张宏伟、石药集团蔡东晨等重量级企业家的参与。在新兴市场,项目不是问题,但要找到好的项目却是很大挑战,需要好的基金管理人。好项目、好的基金管理人在一个火爆的市场中又总是很稀缺,必须抢先争夺。如弘毅这样的公司已成为富裕热钱和迫切引资者寻觅目光的落点。
    作为新兴投资工具,本土PE的劣势也很明显,历史不长、资金不够、经验不足。比如,国际上大的PE资金规模都以数百亿美元计,这在中国很难想象。虽然眼下仍充满不确定性,但赵令欢认为国企改制属于一片前景广阔的处女地,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很多跨国PE,仅花费在与总部的沟通成本就非常高昂。而且,你很难指望那些坐在纽约总部的高级合伙人会对中国的事情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作为PE本土化的领舞者,赵令欢在国内并购舞台上继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弘毅及其背后的联想集团创造着新的财富。

 “南大是我人生中值得骄傲的地方”

    南大给赵令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赵令欢认为在南大学习的四年是他为今后人生、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的四年。“南大作为国内最优秀高校之一,有着很长的历史和很好的传统,作为她的学生自然而然会深受其影响,比如做事的严谨、认真等等,这些都能为我们后来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南大是我人生中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赵令欢曾动情地说。
    赵令欢校友一直心系母校,关心和支持母校南京大学的发展。赵先生捐助南京大学美国校友基金会奖助学金已经四年了。四年来,这个奖学金支持和鼓励了不少南大学子,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了学业。每年他都会从百忙之中抽空回到南大,亲自为获得南大美国校友基金会奖助学金的同学颁奖,鼓励贫困成绩优秀的同学凭自己的奋斗,坚定不移地去获得成功。“传统的事情是通过感动不断传承下去的。当你们学成成才后,别忘了回来做同一件事!”赵令欢校友如是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投资在弘毅之士赵令欢的带领下必将在PE舞台上上演更为雄壮的乐章,让我们拭目以待!                     (严青)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