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1987级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干部班举行入学20周年聚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5-15浏览次数:1122


经济系1987级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干部班举行入学20周年聚会

    金秋十月,古城南京丹桂飘香。10月2-3日,南京大学经济系87级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干部班同学们27人,在分别了十八年之后,从全国各地来到南京,来到南京大学,聚会在我们的母校。
    这次聚会于我们而言,意义非凡!十八年,同学们分别得太久了,人生有几个十八年呢?
    毕业分别的那个初夏是一个令人无法忘怀的夏天,因为学潮,学校早早就放了毕业生回家,我们的毕业证还是后来邮寄给我们的。毕业分别的前夕,我们匆匆道别,美好的祝愿化作了了寥寥数语,写在每个人的毕业纪念册上。
    因为这样的分别,我们毕业有了别样的滋味,这么多年下来,才发觉,于我们也是一次难有的经历,如果说经历是财富,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在年轻的时候,就积累了一笔财富。
    我们的同学遍及全国各地,但是大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山东,还有少部分的有河南、江西、浙江、福建。
     2号报到那天,在宾馆的午宴中,多年没有见面的同学们,兴奋地相互敬酒,畅言分别后的心情。其实,大家能够来南京,能够暂时放下一切来到南京,说明我们的同学情谊还在,我们对母校的感情还在,我们对我们曾经有过的青春回忆还在啊!
    下午,我们回到校园,回到我们都梦牵魂绕的校园。我们先到了南京大学商学院刚刚搬入的安中大楼,来到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MBA教室,举办我们的聚会活动。我们见到了白发苍苍的姚诚老师和蒋冠群老师,见到了抽空看望我们的洪书记和施校长以及学校校友总会的高澎副会长,还有给我们任课的刘厚俊老师,刘志彪老师,邹宜民老师,张朝宓老师。洪书记微笑着和大家说:欢迎你们回来!他们都是曾经教诲我们的老师,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一起和老师合影留念。
   会议上,我们的班委们都发了言,各地的同学代表也发了言,都表达了自己对学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感谢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和教育,也祝愿我们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虽然,我们在南京大学学习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两年,但是,这两年中我们得到老师辛勤的教诲和帮助,这两年都在我们的各自的人生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紧接着,我们的老师们也发表了讲话,他们都表示:同学们能够在十八年后再返母校,看望老师,看看学校,作为老师也是颇感欣慰的,干部班的同学们那时学习很用功,有些学生已经成家了,暂时别离家庭,来到学校来学习实属不易。今天,在这里相聚,看到你们今天的成绩,真的很高兴。
    最后,洪书记代表学校的领导,欢迎大家的到来,也简要介绍了母校这些年的变化和成就。洪书记的讲话让同学们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曾经在南大学习生活的一分子,大家都很兴奋。
    会后,我们参观校园。校园依旧,而我们同学的脸上都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学校的主干道上,悬挂着欢迎我们的横幅,同学们兴奋不已,纷纷在横幅下合影,母校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没有忘记母校!我们在学校大门口合影留念,在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教室,宿舍,松林楼,食堂,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影,一路上都留下了我们的灿烂笑颜…
    晚上,师生共聚王子饭店,再叙师生情谊。
    3号上午,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游览了阅江楼,河西的奥体中心,感受城市的新面貌,中午在风景如画,改造一新的秦淮风光带的石头城遗址公园饭店用餐。午后,同学们依依惜别,约好来日再相聚。
    回母校聚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毕业许久了,有许多同学换了新的单位,找寻起来非常困难,但是还是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终于,我们在2006新年来临之时,我们的同学通讯录出来了。 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我们相聚的热情逐步高涨,所以,有了这次2007年的十一南京聚会。同时,这次母校聚会,也得到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和国际商学院校友会老师们的大力协助,正是他们幕后的无私奉献,才有了这次圆满的成功聚会.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母校,我们回来了,我们一生都会热爱这里——南京大学,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灵魂所在,我们一生都会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希望我们的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愿我们的母校繁荣昌盛!(李俊梅)

图片说明:商学院1987级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干部班校友举行入学20周年聚会活动。党委书记洪银兴(前左七)参加活动。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