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学家曾昭燏
一
曾昭燏,1909年2月3日(清宣统元年正月初八)生于湖南湘乡县(今名双峰县)荷塘乡“万宜堂”。其曾祖父曾国潢是曾国藩的四弟。祖父叫曾介石,父名曾广祚(又名泳周)。母亲陈秀英。其父四十五岁时患神经病,不久即撒手西去。曾昭燏有兄妹七人,她排行第三。据昭楣回忆:“燏姐长我十一岁,幼时我多病,每次都是她给我讲故事,剪纸人,喂药。先母治家甚严,对我们教育尤为注意,家中设私塾,请一饱学的老师专授中文。我等都是五岁入学,读完十三经,兼背诵古文诗词等。满十二岁去长沙进初中。族叔筱屏老师从燏姐教起(长次两兄另从一师),至我读书,整整在我家教了十八年。燏姐学的最精,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后入艺芳攻读六年,学行俱佳。”
可见,她少年时受严格家教熏陶,孝敬慈母,和睦兄妹,而且聪明、伶俐,并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
曾昭燏进入长沙艺芳中学时在1923年。该校是辛亥革命后1917年创办的新型学校。首任校长是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她是第一位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教育学的女专家。她以新法办学,终生未婚,认为“一个人如果结婚,顶多只能教育三五个子女”,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难能可贵。这在昭燏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1929年,曾昭燏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当时中大中文系拥有一批饱学的名流教授,如胡小石、王伯沆、吴瞿安、黄季刚等。她刻苦读书,博取诸师特长,特别是得到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胡小石教授的器重和培养,居住在胡教授家中,又专攻文学和书法,先后达三年之久,使她成为精通辞赋、诗词的诗人和擅长书法的书法家,且与胡教授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随后,曾昭燏又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深造,至1933年毕业,并在金大附中任高三语文教师。
1935年,她自费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专攻考古学,并利用假期到英国各地博物馆参观,以扩大眼界,充实知识,同时悉心搜集散失在英国的中国铜器资料。1937年她的《中国铜器铭文和花纹》毕业论文深受英国学者的赞扬,被授予伦敦大学考古学硕士学位,并聘她留校担任助教。这在当时留学生中是难得的受惠。
曾昭燏的进取心极强,她在伦敦大学任教期间,先后又去德国柏林博物院参加什维希威格考古发掘和慕尼黑博物院参加藏品整理和展览设计等实际工作,并分别写成《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论文和《博物馆》专著。时隔十五年后,于1956年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时,她介绍在德国实习时的收获,以此告诫青年人要重视实际工作。她说:“在德国的一年时间,对我以前的学习是很好的巩固,更重要的是我接触实际,看到和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写上或者没有说清楚的东西。”这是她留给后人治学之道的经验总结。1938年她从德国回到英国伦敦大学。当时,中国正处在日寇侵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眷念灾难中的祖国,于战火纷飞的同年九月由英国转道法国,从马赛港启程回到昆明。当时,已内迁到昆明的中博筹备处主任、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即聘请她担任专门设计委员。从此,她将毕生精力献身于祖国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事业,且与南京博物院(包括改名前的中央博物院)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前后达26年。1938至1945年间,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她和吴金鼎、王介忱等在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和夏鼐、高去寻、陈明达、赵青芳等在四川彭山一带调查和发掘汉代崖墓,并在当时艰难环境下,不辞劳苦地整理出版了《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一书及撰写了四川彭山崖墓有关陶俑的部分,还着重探讨了关于汉代服饰的问题。1948年她参加了联合国博物馆协会,是当时该协会的九名中国会员之一。在中国人民革命即将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一些人策划将中央博物院的珍贵文物运往台湾,她与郑振铎、徐森玉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群起而反对。她个人又通过王重民要求胡适发挥作用。终于无效。在运台文物启程时,她再次明确声明:“运出文物,在途中或到台之后,万一有任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她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毅然留在大陆,迎接人民革命的胜利。
建国后,中央博物院正式改名为南京博物院,曾昭燏先后任副院长、院长、研究员。并兼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治淮文物工作队队长、华东文物工作队队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省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全国第二届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博物馆和文物考古研究事业以及社会活动,并为之做出了新的贡献。当国家刚刚解放不久,她即与潘菽、刘敦桢、朱偰、罗尔纲等一批专家、学者开展对南京附近六朝陵墓石刻和南京市内堂子街太平天国某王府壁画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机关提出保护措施,促成这批六朝陵墓石刻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太平天国纪念馆的建立。1950年亲自主持对南京市郊祖堂山南唐二陵进行科学考古发掘。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全国第一次对封建帝王陵墓的发掘,并在田野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力量编写报告,主编《南唐二陵》一书(文物出版社,1957年)出版。1954年由华东文物工作队在山东沂南发掘的一座大型汉画像石墓,她主持组织了编写组,主编《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一书(文物事业管理局,1955年)出版。这两本专著不仅印刷精美,而且图文并茂,为当时全国所罕见,其学术价值也为世界学术界所赞扬。同时,她还经常深入江苏及邻省考古工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尹焕章先生共同提出《试论湖熟文化》(《考古学报》1959年4期)和《古代江苏历史上的两个问题》(《江海月刊》1961年12期)等重要课题,为探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商周时代江南土著文化,做了前人未做的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此外,她在博物馆学、民族学方面,也同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同时还在自身工作繁忙之中,抽出时间为南京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生物系开设《考古学通论》和《秦汉考古》专题课,并指导毕业生撰写论文,为我国培养文博人才做出贡献。不幸,于1964年12月22日过早地离开人间。
二
昭燏先生善诗能词,以往鲜为人知。她早在孩提时候,就具有“诗赋皆佳”的天赋,所写诗词和小品甚丰,惜多已流失。她写作的特点,或读书心得,或游览山川,或与诗友和唱,即兴抒发,落笔成章,却很少公开发表。现从遗存的日记和手稿中看到若干片段。大致说来以写作时间看有建国前后之分。现略抄其中几首作为介绍。
倚西窗遥望点苍山
万木阴阴古寺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苍山远胜吴山好,可有词仙控鹤归。
(生平爱白云道人玉峰重叠护云衣句,以为清丽无匹,此景唯吴苍山可常见)
寄怀子琳、约廉柏林
丧乱飘零各海涯,月明同动故园思。
秦鬟妆镜今犹昨,休话莫愁夜泛时。
金袂凌风绝世姿,参天雕柱亦威仪。
一城芳草终年绿,惆怅无繇共赋诗。
洱海看月出
冉冉孤轮出海隅,寒光如练玉平铺。
离人对此真悉绝,清晨依稀似北湖。
望夫云
别鹄离鸾事可哀,幽篁寂寂石崖嵬。
也知海水吹难尽,偏北狂风卷地来。
上列几首诗抄自曾昭燏日记,时间为“民国二十九年四月三日,星期三”,即1940年4月3日。接着,她有说明:“以七绝句寄子琳录之于后”。看来,她在异域他乡中还多故土和友人而作。
曾昭燏这个时期诗作,都是歌颂山川美景,人情怀念,格调古朴空灵,淡雅凄清。
再看看建国后的诗作。这里从她的遗稿中略选几首为例。
吊岳王坟
二帝退荒无返期,西湖花柳奉宸仪。
无家骨肉工心计,孝友如公那得知?
曹成军覆扬公死,白璧微瑕日有尘。
但以今绳求往代,历朝青史少完人。
苦盼红罗岳字旗,两河义士尽雄师。
相公长去遗民老,话到金牌总涕垂。
珠崖直抵黄龙府,万姓腾欢海不波。
孤愤千秋应涤尽,光辉远胜旧山河。
读李秀成自述手稿
一火金陵万屋墟,焚身犹欲救鱼池。
百年心事分明在,试读名王自由书。
万家春树感深恩,巷哭江南尽泪痕。
身后是非谁省识,欲从遗墨共招魂。
如果说,她早期诗作清雅,古朴,但建国后的诗篇则富有豪放的想象力和纵横古今的气概,格调高昂,充满着时代气息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尤振尧)
(原载江苏文学艺术网,本刊略有修改,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