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次女罗久华来校“寻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6-30浏览次数:1315


4月14日,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的次女、东密西根大学教授罗久华偕同堂表弟妹一行5人来校“寻根”,在校园与南大教育研究院王运来教授偶遇。诚邀之下,罗女士等人走进王教授主讲的《中外著名教育家述评》课程的教室,给20多名学生带来“意外之喜”。

罗久华与同学们一起追忆中大轶事和罗校长当年的风采,共同收看了教学视频———中央电视台摄制的《南京1937:动物西迁》。1937年,由于日本军队进犯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决定整体搬迁,罗家伦校长把农学院牲畜家禽良种装上轮船,沿水路运往重庆。因战事紧迫,轮船运输吃紧,农学院不得已还是留下了绝大部分珍贵家畜。校工王酉亭和他的3个同事,决定凭借个人力量把动物(主要是牛羊猪兔)转移。他们一路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历时近一年才把动物赶到重庆,成就了中国现代教育史、抗战史上的一段传奇。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一张民国时期的全家福勾起了罗久华的回忆。她满怀深情地向大家介绍:“照片正中是祖父,右边是先父、先母,当时我还没有出生,怀中是家姐久芳,右边是四姑,左边分别是……”一张旧照片,勾起的是罗女士对亲人的思念,更引出同学们对罗家伦带领中央大学走向“黄金十年”的钦佩。

罗久华说,当年罗校长立志要让中央大学承担起“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使命,“成为复兴民族大业的参谋本部”,并提出了“诚、朴、雄、伟”四个字的新学风。在他掌校期间,中央大学群英荟萃,学术景象一派繁荣。为了扩大办学规模,罗家伦高瞻远瞩、精心擘画:在市郊另觅校址,建造一个能容纳5000至10000学生的首都大学。“当年在南京石子岗选定八千亩土地建设新中大,并且已获国民政府批准,但宏大的建设计划因日本全面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罗久华等人在校友总会秘书长张锁庚和王运来教授的陪同下前往仙林校区,受到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吕建的热情接待。罗久华表示,作为中央大学的继承者,南京大学今天坐拥鼓楼、仙林、浦口三校区,罗家伦当年“玫瑰色的甜梦”得以实现。

当天下午,罗久华一行来到南大校友总会所在地知行楼,受到张锁庚秘书长和赵国方副秘书长的接待,随后在赵国方的陪同下参观了鼓楼校区校园。

(窦晓妮 李颖)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