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母校 谢师感恩
——记大气科学学院64届毕业生入学50年聚会
大气64届/文
又是校庆日!南京大学建校107周年之际,大气科学学院59年入学,64年毕业的50多名同学满怀激情,带着祝福走进校园。20日和26日上午,他们按两个专业分别济济一堂,汇聚在东南楼会议室里,围坐在老师四周。回想起当年老师谆谆教导,师生之间的水乳深情;回顾了步入社会后的艰苦历程、开拓进取、成功与挫折,每人的诸多事例……正是这个好日子,让大伙的话语变得如此之多,让会场气氛变得如此之热烈而感人!
同学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
来自南粤中山大学的诸济苍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当地自然灾害“华南暴雨”,他一方面感到在校学得的知识多么可贵,一方面又感到严重的不足,于是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把传统的天气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在华南暴雨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另一批同学,一提起台风路径、强度的预报和研究就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在校时就接受了黄仕松教授手把手的指导,有趣的是,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拦路虎曾多次返校讨教黄老师,而年岁越来越高的黄仕松老师依然像老燕哺乳雏燕那样诲人不倦。甘肃银川地处北国,风沙和干旱祖祖辈辈困扰着当地人,阻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魏国新同学扎根基层八年,在固原二级市,熟练掌握与运用天气气候学知识,观天测云,创造一流服务,与当地政府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抗击干旱夺取丰收。他的刻苦努力,得到同志们与上级组织的一致认同,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宁夏自治区气象局的领导岗位……
是南大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人,是南大人不甘败于他人的勃勃雄心造就了人!他们怎能不感激培养和哺育他们的老师,他们怎能不缅怀朱炳海先生、么枕生先生一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感人精神,他们怎能不感念母校的培育之恩!
会议上,金汉良老师,90高龄的黄仕松教授等也相继发言。学院党委书记王晓如同志还热情地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过程与宏伟蓝图的畅想;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副校长谈哲敏教授,从当前国际国内高校概况,谈到南大立足科学前沿、开拓创新的设想,以及今后十年的战略部署。谈老师激情抒怀,在场的同学没有一个不为自己作为一名南大学子而无限自豪,他们在心中为母校的青春永驻而衷心祈福!
第二天,他们分别参观了仙林校区,旧地重游了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鼓楼校园等,大家都十分感慨,回家的感觉真好!一致约定,五年后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