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淘书
阿明
初夏的清晨,照例在农大的校园里散步。运动场前的马路上,竟已齐齐整整地坐满了学生。不禁纳闷:这么早,学校就搞活动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学生们摆上了大大小小的书摊,在卖书呢!问他们,才知道都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书太多太重,不想背回去了,但也许对低年级的同学还有用,不如用很低的价钱卖给需要的人。于是,我便兴味盎然地在这清晨的校园里淘起书来。
首先花2元钱买了一本《统计学》。我转业分配到省统计局,虽然仍是做党务工作,是老本行,但我想,对专业必要有一定的了解的,用这样一本高校的教材来启蒙是适宜的。《管理心理学》、《食品营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城市生态学》、《旅游文化概论》,这些我平时很少涉猎学科的著作,买来读读定是开卷有益的。周维权先生一本厚厚的《中国古典园林史》,还是全新的,让我爱不释手。原价54元,女孩要我30元,也许可以再砍砍价,但面对这样名实俱佳的书,面对这些囊中羞涩的学生,我便不忍了,欢喜地接受了这个价格。
与中文专业有关的书,我当然是格外关注。又看见了从前熟悉的一些专家的名字,也看到了由我的学长编写的书。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引起了我的回忆。我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开设美学课,但美学热已然掀起,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再售磬。我没有能够买到《美的历程》,却从同学那里借到了杨辛、甘霖合著的《美学原理》。他们的名气自然比不上李泽厚,但我觉得他们的观点自有独特的视角,而且全书结构紧凑,明白晓畅。记得阅读时我还做了一些笔记。今天,我发现,几乎在每个书摊上都有这本书,而且是全新的。学生们告诉我,这是学校规定他们必买的书,但没有上过课,以一篇读书笔记作为考试。我问他们,既然没上课,能写出文章来吗?一个男孩笑着说:“很容易的,就在书上抄几段就行。”我买下了这本从前心仪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学校的初衷多么好,学农的学生增加点美学修养多么好,可惜只流于形式了。
淘书的过程,是和年轻的学子们亲切交流的过程,是情感潮起潮落的过程。看到不少学生在卖英语词典,我劝他们不要卖工具书,以后还要再买的。一本《丰子恺人生小品》让我顿生怜惜之情,我问那个女生:“这样好的书你为什么卖呢?”她回答说读不懂。我说:“丰子恺的小品语言很朴素又很美,怎么会读不懂呢?他是个大家,这本书你留着吧。”另一个男生说:“他好像是浙江人,跟我是老乡。”我说:“是的,他是浙江桐乡人,他的小品朴实平淡、天然无饰而又清澄深远。即使现在你们年轻,有些地方体会不深,到今后有了些阅历再来看这本书,会很有收获的,留着吧。”女孩说:“你再说,我真要舍不得卖了。”看见一个学生在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我的思绪一下飞回到中学时代。读高中时,老师要求我们买这本字典,虽只是一块多钱,然家境清贫,父母仍是要下很大的决心拿出这钱的。但这本书是物超所值的,古汉语中比较常用的字大都收入了,释义简明清晰,真是大中学生学习古文的好老师。我劝她不要卖,她说:“现在都出到第4版了,可以买新的。”我说,我也刚给女儿买了新版的,但初版的书在版本上最珍贵,而且以后翻阅时,会忆起许多温情的往事。我最后说:“你看,书上还写着你的名字。当许多年以后你再看‘高二(5)班王文婷’这几个字,想起年少的自己,一定会生起复杂的情愫,还是留着吧。”这个叫王文婷的女孩没有再说话,但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得出她心底正涌起的波浪。
就这样一路边淘着书,边和学生们聊着。每买一本书,我都很小心地把夹在里面的纸条、笔记抽出还给书的主人,我对他们说:不要丢掉这些纸条,它们是你们大学时代的见证,总有一天,你们会怀着潮湿的心从它们身上去寻找青春的下落。有一个学生问我:“你怎么会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告诉他:“因为我是过来人,我已经到这一天了,我现在异常珍惜不期然从某本书中悄然掉落的书签、字条。所以,你们从现在起就好好保存它们,不要轻易丢掉。”我买的每一本书,只要有主人的名字,我都笑着告诉他们:以后怀念学生生活了,想要回这些书了,可以来找我,我会还给你们,分文不收,这是学生对学生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行走在校园的清晨,在这样一个在校园淘书的清晨,记忆的模块眩晕重组,仿佛正行走在自己的校园,仿佛又回归了年少的自己。时而觉得是现在的自己在淘书,时而觉得是青春的自己在淘书,时而又觉得那怀着五味心情卖书的人分明就是自己。出得校门,买早点时,店主人含笑问道:“这位老师傅想买点什么?”一句话把我从梦中拉回,被人称作“老师傅”的我,摸摸自己微微谢顶的头,回首向校园投去眷恋的一瞥,仿佛向自己的前世告别,一个声音从心底依依浮起——
永不会回返了,属于我的大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