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文楠校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7-08浏览次数:1127


沉痛悼念文楠校友
周孟璞  周仲壁

    卢文楠,成都人,1942年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抗日战争时期内迁成都华西坝的金陵大学物理系。1946年毕业后,曾任航空通讯学校教官,后历任成都省女中、省男中、协进中学等校教师。他是我国著名排球专家,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教练员。1951年授予“中华排球国手”称号,并任西南男、女排球教练。1958年我国组建第一支中国青年排球队时任男队教练,1959年中国成立国家队,卢文楠是第一任男排教练,训练、指挥中国男排和四川男排多年。80年代后任四川省排球协会主席,后任顾问。在半个世纪的排球生涯中,他孜孜不倦地研究排球的比赛规律、训练规律,特别是指挥比赛的理论、实践和艺术。金陵大学成都校友会成立以来,他积极参加活动,被选为副会长。
    2007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晚,文楠因病突然去世。第二天早上孟璞从电话中得到噩耗,十分惊讶!万分悲痛!昨天初一早上他还给孟璞电话拜年呀!他走得这样意外,实在令人很难接受,彻夜难眠。鸣呼哀哉,六十多年的友情只有在梦中相继!
    文楠和我们是在金陵大学抗战时期迁来成都华西坝物理系同班同学,由于性情相投,所学相同,从1943年相识就成了要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后,我们同在中学教书,经常交往。那时文楠已是排球高手,他组织的“周末排球队”生龙活虎,还吸收我们兄弟两人参加,这是一项有益的课外业余活动。
    1946年上学期,数学系的陈隆钧同学找到孟璞,说有一些大四的同学希望能建立一个组织,便于大学毕业后加强联系, 做一些社会工作。于是通过联系,约上十多位同学,共同商定成立“新中华自然科学学会”,由陈隆钧任会长、周孟璞任副会长。当年暑假金陵大学迁回南京,一些同学毕业了,一些同学到南京去了,学会没有来得及开展活动。文楠是会员之一。1947年上学期,我们在南京毕业后回到成都,学会同仁推举周孟璞接任会长(因为陈隆钧会长已离开成都),又在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校吸收了一批会员,达到40多人。开展了一些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文楠是学会的积极分子,十分活跃。前几年印天寿校友来成都时,还和孟璞回忆起他跟文楠一起为学会办实习班的情况。今日回忆起来,文楠的身影历历在目,那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往事。
    文楠从小热爱排球,并苦练排球,练得一身高超技术。上世纪40年代初,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有一个排球场,经常举行排球比赛,文楠已是那里有名的“球星”。我的父亲是著名大学教授,喜欢排球还专程由我兄弟俩陪同到少城公园来看文楠打球。文楠曾多次向我谈及此事,说“一位大学教授专程来看我打排球”,对他鼓励很大。
    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元帅在重庆组建西南排球队,文楠被调入队,被评为“排球国手”,第一批国家队员,并担任西南男女排球队总教练。当他生病了,贺老总还专门派医生给他治病。1958年我国组建第一支中国青年排球队时任男队教练,1959年中国成立国家队时,文楠是第一任男排国家教练,训练、指挥中国男排和四川男排多年,我国著名男女排球队员都是他的学生,如邓若曾、张蓉芳、朱玲等。排球运动中的垫球技术是他发明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在教学中他运用物理学知识进行讲解,效果很好。退休前任四川省排球协会主席,后任顾问,一直十分关心排球运动,撰写多篇文章探讨、总结他五十多年来的经验,找出训练、比赛、临场指挥等规律,具有很高的水平。如《略论排球比赛的临场指挥》(载于《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当中央电视台播出重要排球比赛时,他都要给我们打电话,要我们收看。重大排球比赛后,他还常约些爱好排球的好友在茶铺里座谈、评论。他一生热爱、关心排球,为排球事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文楠逝世后,《成都商报》(2007年3月16日)刊出以题为《死神吹哨 川排“祖师爷”光荣退场》的悼念文章,介绍了他在排球方面的成就。
    1986年金陵大学成都校友会成立,文楠很热心,被选为理事,以后第三届理事会(1997年)选为副会长。建会以来的210多次聚会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很少缺席。每次聚会座谈时他很健谈,大讲养生之道、保健知识,并曾将报纸上有关保健知识复印编辑成小册子分发给大家参考。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排球,一讲就口似悬河,滔滔不绝。在成都的金大物理系校友只有六位,在他的倡议下,最近几年每年都聚餐四次(每季度一次),大家相聚,其乐无穷!
    文楠为人正直、诚恳,很关心人,肯帮助人,具有创造精神,强烈的事业心,为中国排球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排球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校友们、挚友们的沉重损失!
    安息吧!好友文楠!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