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奉献给祖国山区的教育事业
——记地理系1955年毕业生张继业
1957年的深秋,在京西从门头沟向西通往河北省的崎岖公路上,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小伙子,骑在一头毛驴的背上,艰难地行进在羊肠小道上,这就是1955年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张继业。
这里崇山峻岭,是有名的京西深山区和永定河官厅山峡地区,山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以上,高山连绵不断,山高坡陡,狭谷深邃,使这个从小生长在长江之畔南京的张继业,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为了党的教育事业,肩负着为山区人民培养人材的神圣使命,他咬牙坚持了下来。一路上通过王平、雁翅、军响等地,翻过永定河与其支流清水河的分水岭,跋涉8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到达门头沟区的西部重镇斋堂镇,来到所要任教的斋堂中学报到。
张继业出生贫寒,祖祖辈辈没有人上过大学,连高中也没有进过门。1951年解放不久,张继业考上了著名的南京大学。他深知,按自己当时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上大学学习的,这是党的政策好,大学非但不收取学杂费,而且还提供伙食。怀着对党朴素的感情,虽然年龄在同班中最长,但他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学得扎实,是班上到图书馆抢座位的积极分子,经常到熄灯后才轻手轻脚地溜回宿舍。所以在大学四年,张继业的各科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是俄语,进步很快。
1955年毕业时,组织上要选派两名同学参加全国的留苏考试,他理所当然地被选上了,并且在上海华东师大通过了全国性的考试,顺利地取得了留苏的资格。经过一年的俄语强化培训,1956年他进入了莫斯科大学地理系攻读副博士研究生。但由于种种原因,1957年他回国了,并且服从组织的安排,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育事业,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来到斋堂,看到破旧的学校和设备,他直发楞,但望着渴望求知的孩子,他克服困难留下了。斋堂许多人在背后议论,张老师肯定干不长,因为以往有许多老师凭着一腔热血来到斋堂,但过不多久就纷纷离去了。张老师如何?只要教学需要,他什么活都干。除了教地理课,又教起了外语,先教俄语,经过刻苦学习,后来又教授英语。就这样,他还嫌工作量不够,又主动将学校的图书馆管理起来。他布设简陋的气象观测,安排地质方面的野外实习。这些情况让在同校任生物老师的张淑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久张继业就同这位从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的高材生张淑英喜结良缘。从此张继业的干劲更足了,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翻译出版了苏联关于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的专著,还发表了不少有关专业的文章。张继业和张淑英结婚后,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教学工作蒸蒸日上,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多次被评为镇、区的先进。之后,张淑英就以长期坚持扎根山区,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事迹刊登在北京各大报刊上,并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张继业当然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不久也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夫妻双双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这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这对模范夫妻成为斋堂、门头沟、北京广为传颂的佳话。
张继业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因为患有先天性的疾病,经常要到市区就医。往返交通不便,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正在这个时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地理学界老前辈陈尔寿先生知道了张继业的情况后,一心想帮他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当时张继业心里很矛盾:一方面是自己的孩子有病,如能调到沙滩出版社工作,医疗条件当然要比山区的斋堂要优越得多;但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离开山区这些可爱的孩子。山区的教师本来就缺乏,高素质的教师人数就更少了,如果他们离开,将对不起这些憨厚的山区农家子弟。他为调动虽然前后联系了20多次,但最后还是下决心留在斋堂。他一方面积极地对孩子进行治疗,一方面继续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光阴荏苒,转眼张继业和张淑英在斋堂教书近40年,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二人相继到了退休年龄。党和政府为了表彰他们扎根山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门头沟新桥大道分给他们一套单元房让他们安度晚年。现在无论是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的政府官员,还是斋堂镇的普通工作人员,一提到张继业老师,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滔滔不绝地谈到他们在斋堂中学读书期间,得到二位张老师的谆谆教导,对他们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无不交口称赞。现在张继业虽然退休了,但仍然牵挂着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9年秋,南大地理系1955年毕业班的同学时隔49年后第一次全体聚会母校。看到同班的同学,有些已成为北大的博导,有的留在母校当上了著名教授,有的已成为地方上的政协副主席,也有的经常飞往国外讲学访问,还有的成了大款。对于这些,张继业一方面对同学们的成就表示祝贺,但另一方面他心里非常平静。他明确表示,当初选择到山区从事教育事业,一点都不感到后悔。他看到一批批茁壮成长的孩子,心里无限兴奋,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大家祝他身体健康,继续关心我国山区的教育事业。
(汤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