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杰出校友沙祖康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2007年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正式对外公布了4位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名单,其中包括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南京大学杰出校友沙祖康。沙祖康将接替来自哥伦比亚的奥坎波,担任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
在外交界,沙祖康以“铁嘴”著称,他个性鲜明,在谈判中据理力争,被外界誉为与唐家璇、李肇星齐名的中国“外交三宝”。
“工作狂人”沙祖康
沙祖康被公认为“工作狂人”。他人在哪里,就会改变那里的作息制度。在日内瓦工作过的中国外交官圈子里,则流传着一个“12点”的故事。讲的是沙祖康2001年刚到日内瓦当大使那会儿,曾要求某参赞12点向他汇报工作。等那位参赞第二天12点敲开沙祖康办公室门时,沙祖康很是生气,“你怎么才来?”参赞愣了,“不是12点吗?”沙祖康说:“我指的是晚上12点,谁让你第二天12点才过来。”
沙祖康有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他在日内瓦的生活,他说:“我这5年当中,我到任的4个月是凌晨4点钟睡觉,天天如此,后来是3点钟睡觉,现在是2点钟到2点半睡觉。我没有节假日,我从来没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我除了打场球出身汗以外,我的全部时间都是用来工作的,我没有进过一个商店。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一切。”
一次,沙祖康回国述职期间受外交学院邀请做了一场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适合做多边外交工作的外交官,要不怕苦,对苦乐要有一个标准,怀着乐趣的心态参加活动和工作,才会觉得不累。另外,还应该有一个较强健的体魄。因为,这样的工作“实在太累”。沙祖康还觉得,搞多边外交,第一身体要好,第二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素质,该顶的时候就得顶住。自己国家的正当利益当然应该维护,那就得顶住,有压力也得顶住,“那时的感觉棒极了”。
“铁嘴”沙祖康
“西方国家,绝不是保护人权国家的楷模,发展中国家,也绝不是侵犯人权的带领者,(联合国)人权会(议),并没有授权任何国家,或者国家集团,成为人权法官,而发展中国家,也不应该永远是人权法庭的被告。中国有句古话,‘正人先正己’,我们希望个别国家,在批评和指责别人之前,先拿镜子,好好照照自己。”
这是2004年3月24日,沙祖康在联合国第60届人权会议上的一段精彩的大会发言。面对美国在大会上抛出的反华提案,沙祖康奋起反击,即兴用英文答辩,表示愿意免费送美国一面镜子照照。最终,美国的反华提案以28票赞成、16票反对这样前所未有的票差被中国的“不采取行动”动议击败。
“你最好闭上嘴,保持安静,这就非常非常好了。为什么要谴责中国?不,忘了它吧!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最好还是闭嘴!美国有权去做他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但美国不应告诉中国该如何做,谢谢你们!”
去年8月份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在谈到美国政府对中国增加军事预算表示担心时,沙祖康愤怒地表示美国最好闭嘴并保持安静。
“我怎么看着你这张脸就想起鸦片战争来了!当年,你们强迫中国人民吸食鸦片,中国人拒绝了,因此你就挑起了战争。鸦片侵犯中国人民的健康权。你非法占领我香港多少年,1997年才归还,在你占领期间,你从来就没在香港搞过任何选举。今天你突然关心起中国人民的权利来了,我总觉得不是那么很自然。”
2001年,已经54岁的沙祖康重返日内瓦,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特命全权大使。上任伊始,各个国家驻日内瓦的大使都礼节性地来祝贺,来拜访,但他却给英国大使一个不一样的“礼遇”。沙祖康说:“他(英国大使)是这样说的,大使阁下,我们大英帝国对你们的人权情况表示关切……我马上的反应就是说,大使阁下,您知道我现在想什么吗?”接着,沙祖康就说了上面的一番话。
“侠客”沙祖康
有人说,在中国外交界,沙祖康应该算是个另类,他爱看武侠小说,敢说敢做,也代表中国以侠义精神在列国间畅意直言。他说:“我从小就主张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作为中国的外交官,作为大国的外交官,至少应该主持正义。”
沙祖康认为,外交工作和个人的行侠仗义是可以挂起钩来的。现在国际秩序并不公正,很多事情不公道。作为中国的外交官,作为大国的外交官,至少应该主持正义。他说,大家都不主持正义的话,恐怕有的歪风邪气就要横行霸道了。那是不能允许的。在这个意义上,学点武侠还有点好处。
对外交官的角色定位,沙祖康认为,外交官能够把自己国家的国力所能达到的国际影响充分地挖掘、体现出来,就是完美地完成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的作用很小,可能只占5%。
沙祖康自称最讨厌那种弯弯绕的做法,“有话就说嘛。我是农民出身,讲话粗,有话就说,放到桌面上,大家好好谈。所以我讲话非常尖锐,实话实说,直来直去。”在沙祖康眼中,外交辞令和真诚并不是很矛盾的。大家还是比较喜欢真诚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沙祖康还说,他天性就是“天王老爷不在乎,谁也不怕,不知道我要怕什么”。他也坦承,自己的个性在外交官的群体中是比较特殊的。有人说中国外交部就他一个是这样的。
“赢家”沙祖康
从1970年大学毕业投身外交事业,沙祖康经历了中国外交的诸多风云。他曾处理过举世瞩目的银河号事件,负责谈判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处理第一次朝核危机等重大外交事件。在36年外交生涯中从未打过败仗,这是让他最自豪的!
回顾五年日内瓦大使生涯,沙祖康无数次代表中国发言和谈判,所幸的是不辱使命,从未输过。沙祖康率领他的团队先后为中国成功争取到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重要领导职务;还为中国香港争取到2006年世界电信展主办权,结束了日内瓦对该展览长达33年的垄断历史。
2006年11月8日,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成功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自联合国成立61年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出任国际组织最高负责人一职。在竞选前线,一直站在陈冯富珍身旁给予她坚强支持的正是代表中国政府的沙祖康大使。
沙祖康认为,如果把这次世卫组织总干事竞选,比喻成一场战斗的话,他在这个战斗中扮演的就是前线指挥官。而在这次选举前几天,他一天就会见12到13个大使。甚至到晚上11点钟还在会见有关国家的卫生部长,给他介绍情况,叫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沙祖康说,“我们赢得应当,当然也赢得非常之漂亮。”
留在南大的记忆
沙祖康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他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蒋克任英语系党总支书记。据蒋克介绍,沙祖康家住江苏宜兴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差。有一年冬天,蒋克去检查学生宿舍,发现沙祖康的床上只铺着席子。或许是少年就经历过较多磨难的原因,沙祖康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沙祖康读大学时正值文革时期,但他只是一门心思学习。正因为此,在校期间,学生沙祖康就与老师蒋克建立起了超越师生关系的友情。
虽然年代已久远,但蒋克对沙祖康学生时代的印象依旧深刻。蒋克说,沙祖康非常聪明,也非常有思想,在那样动乱的年代,他始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学业优秀且深受师生的喜爱,大学毕业后,他被选送进外交部。蒋克介绍说,沙祖康非常喜爱运动,无论是夏日还是寒冬,在操场上、单双杠上,常会见到他的身影。他的身体很好,这一健康的体魄,使得他能够从容应对在联合国工作期间的辛劳。
蒋克曾去过日内瓦。师生在那里相见,彼此的激动与开心无需多述。此时的沙祖康在联合国里身居要职,但与老师在一起,他依旧如当年做学生时那样。蒋克看了他打网球,蒋克说他网球打得实在太好,身体也实在太好,他单打对“双打”,但两个人仍打不过他。
南京大学现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书记告诉记者,沙祖康的口才“棒极了”。1989年前,他回过一次南大,并为南大师生作了一次报告。大大的礼堂挤满了学生。演讲期间,笑声不断,掌声也不断。
沙祖康个人简历
沙祖康1947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70年毕业于南大外语系,分配到外交部工作。1971年10月被派到英国留学,这是“文革”开始后中国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1973年应召回国。沙祖康曾任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1995年至1998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特命全权裁军事务大使。后任外交部军控司司长。2001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2003年11月10日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50届理事会上,沙祖康当选贸发十一大筹备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1972年加入贸发会议以来首次担任这一重要职务。2004年6月14日,在于圣保罗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第11届大会上被选举为大会总务委员会主席。这是中国官员首次在贸发会议中担任这一职务。
(原载2007年02月11日《扬子晚报》,本刊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