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蒋锡群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4-12浏览次数:1300


问鼎纳米载药技术
――访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蒋锡群教授

   蒋锡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九洲大学学习并从事高分子材料表面性质的研究。1999年以博士后身份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工作一年并从事高分子医用材料的研究。
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江苏省纳米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60多篇研究论文并有2项美国专利和8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7年1月30日下午,阳光虽灿烂,但依然是寒意浓浓。走进西北角化学楼,到了蒋老师的实验室,蒋老师一边招呼记者坐到椅子上,一边忙着倒水,就在这绿茶散发的清香中,蒋老师拉过身边的一张椅子坐在了记者的对面,他和蔼的面容和爽朗的话语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也是蒋老师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淡定从容,又不失开朗健谈。

“猜想”结缘高分子

    蒋锡群出生在江苏无锡,1979年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问及他为何会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一种偶然,还是别的原因,蒋老师说:“主要是受数学家陈景润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看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后,受到的触动更大。而高分子材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像塑料、衣服、橡胶等,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太广泛了,当时想到的是学习这样的学科能更好更及时地为祖国服务,更好地奉献人民。” 
    现在的大学生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互联网的虚拟世界,而蒋老师回忆,在那时:文体活动也很少,一个班级只有一台电视,并且很少看,刚经过“文革”,大家感到动乱的十年,荒废的时间太多了,所以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只争朝夕”。南大当时的作息时间是晚上9:30教学楼熄灯,同学们都感到不过瘾,又跑到老图书馆(今校史博物馆)的地下室占位置,激烈程度不亚于现在的考研的同学在图书馆占位置。而77届、78届的师兄师姐的苦学又给蒋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影响下,在南京大学这所具有浓厚学风的大学的熏陶下,四年的刻苦学习,为蒋老师以后长足的发展及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上的建树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谈到南大的老师给他人生的影响,蒋老师饱含深情地谈起了余学海老师和杨昌正老师。余老师是蒋锡群在本科时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如果说余老师是他进入高分子这个领域的引导者的话,那么杨老师则给他打开了一扇门,在上世纪的80年代初,出国留学者几近凤毛麟角,杨老师从国外归来,带来的是国外研究高分子的先进的理念和视角,更有的是独到的思维方式。

负笈求学获新知

    1995年,蒋老师以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日本九洲大学学习并从事高分子材料表面性质的研究。这一段求学和研究经历,是蒋老师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他开始转入了纳米领域,其实那个时候“纳米热”尚未兴起,还处于初始阶段。九洲大学的求学经历,更好地拓宽了蒋老师的视野。也为以后蒋老师从事纳米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导师?|山千里教授的教诲更是给他很大的启发,?|山教授是一个对学生要求很严的导师,并且治学严谨。同样,在学术方面,?|山先生强调深入浅出,就是无论自己的研究领域看似多么的专业,但是在你讲解的时候,一定要表述清楚,并且能够让大家明白,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一点对蒋老师触动很大,在向他所带的研究生讲授治学方法的时候,他强调学生首先自己要对自己的专业领域特别的熟稔,在此基础上则应注重用简洁明了的词汇表达出来,让人明白自己主要做那个方面及为什么要做,让别人清楚地“知其所以然”,而不是把科学研究搞成很玄的东西。
    1999年蒋老师以博士后身份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工作一年并从事高分子医用材料的研究。在威斯康星大学,蒋老师首先体会到的是一种开放的学术氛围。首先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那就是他在日本学习的时候,教授的门一般是关着的,但是在美国则不然,“韩裔教授Hyuk Yu的办公室大门永远敞开,只要他在,我们可以随时进去问问题。”蒋老师说,从这样细微的差别可以看出,美国的学术研究气氛更加开放一点。其次,蒋老师深有体会的是跨学科研究对他以后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大家摒弃专业的局限,坐到一起讨论问题,像蒋老师刚开始是做高分子的,但是在美国跨到了医学材料这个领域,刚开始对医学材料领域不太熟悉,起步的时候蒋老师多听课,多问师友,医学方面知识的积累有了显著的提高。做的是跨学科的研究,而这个跨学科的研究成了蒋老师以后研究的一个主要的趋向,回国后,他又和生命科学院和鼓楼医院的老师及医生合作,发表了许多论文,在纳米医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纳米医学技术攻癌症

    怀着一颗爱国心,和对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母校的爱,蒋老师回到母校开展了他全新的事业。
    在当今,癌症可以说是困扰人生命的杀手之一,由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癌症的发病率可谓是有增无减。为了对攻克癌症的研究有所突破,科学家预测,未来,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的结合将成为治疗癌症的新的方向。
    杨昌正教授、蒋锡群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从1997年开始进行载药高分子纳米微粒的研究,并成功搭建起具有知识产权的制备高分子纳米微粒的平台。他们利用某些纳米粒子在人体内分布的特异性和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的特性,用这种材料做“包裹”,把药物分子“打包”拖进病灶,增加局部受药浓度,延长药效,从而达到药物在病灶部位缓慢释放和“靶向”给药的目的。如高分子纳米微粒包裹的抗肿瘤药阿霉素可持续释放10多天并可通过一般药物不能穿透的血脑屏障,对治疗脑肿瘤有积极的意义。用高分子纳米微球技术包裹的小分子磁共振造影增强剂,也可通过血脑屏障,为提高核磁共振诊断脑部疾病的准确性提供可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在Angew.Chem.Int.Ed.、Adv.Mater.、Biomacromolecules、Biomaterials、J.Magn.Reson.Imaging、J.Control.Release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篇SCI收录论文。单篇论文最高引用次数也超过了50次。同时,在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方面申请了7项专利,其中2项获美国专利授权,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信随着蒋老师和他的团队的深入研究,在纳米医药技术的研究方面未来会有更多的成果。

努力做好教学

    蒋老师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且在教学上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1998年,他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奖教金,2005年,他所教授的“高分子研究法”被评为“南京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谈到教学,尤其是“高分子结构研究法”的教学,蒋老师主要说的先是把高分子结构研究法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就是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讲一些学术研究前沿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学术动态。同时,老师一直深感不安的是他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的“PPT的文稿”,深为这点感到内疚,并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把它做好,力求让学生能够看得更明白,听得更清楚。蒋老师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佩服。
    采访完蒋老师,我请教了他关于人生的箴言,他说没有什么,有的就是“实事求是”,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说话的时候,依然是那样的开朗从容。
(邢丽冰)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