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已逝 遗志永垂
――缅怀程志新学长
去年6月26日上午9时,我和蒋承悟学长应江南大学校领导的邀请,先至龙山校区,后到蠡湖大学城,参加文浩科学馆迁址重建的开工奠基仪式。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心里一直在缅怀着程志新学长。他在我们南京中央大学40-45级校友里,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校友们由衷的尊敬。
他是95年早春逝世的,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了,但校友间相聚时仍经常谈到他,回想起有关他的一幕幕往事,有些事情虽已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但仍历历在目。
在校时志新学长品学兼优,出类拔萃,才华横溢;踏上社会,他大展鸿图,享誉海内外。
最为可贵的,是他功成名就之后,仍能不忘养育他的故乡,不忘培育他的母校,也不忘当年的同窗友情。
1987年,他捐赠100万美元的巨资,在故乡的江南大学兴建了气势巍宏、格调新颖,具有多种功能的科学会堂,经过两年的精心施工,于1990年落成,使当时的无锡有了第一座世界一流的学术交流的会堂。他为了追念先人,将该会堂命名为“程文浩先生纪念科学馆”。他这种克尽孝道的高风亮节,给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也弘扬了我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1992年,在志新学长的大力倡导下,我中大40-45级海内外校友,决定为母校捐资30万美元,兴建了“知行楼”,并于1993年落成。它造得如此之快,它造得如此美伦美奂,这和志新学长的鼎力主持是分不开的。现在知行楼是母校接待校友、召开会议的重要会所,也是校友总会的办公场所。他关心爱护母校的拳拳之心,他身体力行的爱校之情,是全体校友学习的最好的楷模。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建设加快了发展速度,无锡市决定在山明水秀的太湖之滨圈地三千多亩,兴建了以江南大学为主的“大学城”,原建在龙山校区的“文浩科学馆”,必须迁入大学城而且还要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但短缺资金人民币500万元。怎么办?志新已经走了,哲人已逝,他的遗志,由谁继承,由谁发扬?志新的长子程正平,胞弟程志光及程志翔主持与江大领导多次坦诚洽谈,捐资500万元,促成了“文浩科学馆”的迁址重建。
志新学长他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从1985年起,他多次组织了海内外校友相聚于南京、上海、北京、合肥等地。文浩科学馆建成以后,每次回到故乡无锡,他都邀请无锡校友相聚于文浩科学馆。病重时不顾亲人的劝阻,仍支撑病体远涉重洋返回大陆与当年的同窗握手告别。每念及此,既令人心酸,又令人感奋。心酸的是他走得太早,使国家失去了一位超群卓越的人才,致家乡无锡缺了个造福桑梓的游子;让白首同窗少了个兄长,少了个众望所归的带头人。感奋的是他走了十年,国家一日千里在各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家乡无锡比以前更美;同窗校友虽都是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但仍健康;志新学长斯人已逝,遗志永垂,后继有人!
(华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