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四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国内公认的衡量博士生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近公布的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共有97篇入选,我校入选4篇,居全国高校第四。
这四篇论文是:历史系陈谦平的《抗战前后中英关于西藏问题交涉之研究(1935-1947)》(导师:张宪文)、物理系王保林的《金属纳米线奇异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导师:王广厚)、天文系王祥玉的《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研究――环境效应、辐射过程和能源机制》(导师:陆埮)、计算机系宋继强的《逐步简化的扫描工程图矢量化模型及图形识别方法的研究》(导师:蔡士杰)。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是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组织进行的,旨在逐步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上来,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非常严格,一般要求论文的选题为本学科前沿,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在理论或方法上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还要求材料详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
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从1998年5月启动。1999年6月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另悉,历史系刘成的《理想与现实:二战后英国工党公有制思想和政策的演变》(导师:钱乘旦),物理系丁勇的《层状钙钛矿铁电体开关疲劳机理的透射电镜研究》(导师:王业宁)、化学化工学院陈秋云的《单核稀土和d-f异核稀土穴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磁性质》(导师:罗勤慧)等三篇论文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