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是一家人
8月10日晚上,当我匆匆从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电话留言里有这么一段录音:“刘根桃学长,这里是中央大学校友会,希望你能来参加8月22日的中央大学校友联谊会,请回电并……”
我觉得好奇怪,“中大”校友会怎么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虽然我知道南(京)农(大)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农学院,但对于我这样一个1996年才于南农博士毕业的后生小子而言,怎么能有此荣幸呢?我又怎么敢称“学长”呢?一定是搞错了吧?带着疑问,我礼貌性地拨通了回电。
经过电话询问之后才得知,我之所以有机会获得邀请,原来是得到前“中央大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系昆虫专业的研究生赵筹先生的引荐。赵先生1942年在“中大”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49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一直在UCLA工作,退休前是UCLA动物学教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曾担任过南加州“中央大学”校友会会长,现任北京燕京研究院董事。6年前,我刚到UCLA做博士后的时候曾经拜访过他几次。想不到,赵先生至今还惦记着我。他在电话里说:“你就不要不好意思了,南农是从原中央大学衍生而来的众多大学中的重要一员,你来的话,我们都会很高兴,很欢迎的,要不,就算你陪我去吧。”其实,找个机会认识并问候一下“中大”老前辈也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就这样,8月22日我驱车陪赵先生一起,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南加州“中央大学”校友联谊会。
参加这次联谊会的“中大”校友既有从台湾“中央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有早年在南京及四川“中央大学”学习的老先生,还有来美国访问的台湾“中央大学”的现任校长和机电学院的院长。会上,现任“中大”校长刘全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他说:“中大校友是中大最宝贵的财富,在大陆,在台湾,在美国,在欧洲,到处都有中大校友会。”他说:“中大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希望世界各地的中大人加强联系,团结一致,为母校增光,使母校更加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刘全生校长向校友们介绍,现在的“中央大学”与大陆联系密切,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东南大学的现任校长以及前东南大学校长,曾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教授都曾被邀请到台湾“中大”访问过。特别令他高兴的是,“中大”通过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已经在上海面向台商开设MBA课程。
参加本次联谊会的老一辈“中大人”很多是知名学者、教授。由于我自认不是“正牌”“中大人”,每当与他们交流时,总要告诉人家:“本人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不是中央大学,不过南农的前身是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当有机会与刘全生校长交谈时,我也这么告诉他。出乎我意料的是,刘校长对我这位“准校友”非常的热情,并对我从事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也感兴趣,并且对我说:“南农是从原中央大学分出去的一个学校,
应该也算校友,我们本是一家人。”他的话语让我感动,先前的紧张与不安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知不觉,3个小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地过去,在与大家相互告别之后我和赵先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联谊会会场。一路上,我一直被刘校长的那句话所感动:“我们本是一家人!”是啊,多么朴实而又情真意切的一句话。其实,岂止是海峡两岸的“中大”校友本是一家人,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就是一家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刘根桃)
(作者曾任教于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奈医学中心从事科研工作。本文原载2004年09月0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