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难舍
――物理系80级同学返校聚会
物理系80级60多位同学在离校20年后的一天―――2004年7月3日,又相聚在母校南京大学。同学们为了参加这20年后的重聚,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工作,千里迢迢赶回金陵。
20年前尘封的记忆在这一刻复苏了,因为今天我们又回到了曾留下青春足迹和求学身影的南大校园,为的是重温20年前的友情,寻访那曾经的美好时光。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相聚,是为了昨天,为了今天,更为了明天。
走进知行楼报告厅,虽然面对的都是当年朝夕相处的老同学,可是20年的光阴流逝真的让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相见时充满了感慨。热情洋溢的招呼,热烈的拥抱,紧握不放的双手在见面会上几乎时时可闻,处处可见。人们常说,人到中年,激情已经很难再有了。可是在聚会上只有20年后重逢的忘情和喜悦,早已进入不惑之年的老同学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份,尽情宣泄着对老同学20年的思念之情。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同学间的真诚、团结,感受到同窗情意无价。
7月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年前的这一天,南京大学物理系80级的全体同学接过了老师手中的毕业证书,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离开了学习、生活了4年的母校―――南京大学,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面对着朝夕相处的同窗挚友,看着老同学朦胧的泪眼,心中的不舍无法用言语表达。然而,面对未来,走出校园的我们有信心接受社会中的挑战,因为所有的南大人都明白:凭着我们的学识和勇气,凭着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的未来将不是梦。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盼,我们离开了南大,离开了南京,甚至离开了祖国,去迎接一场新的挑战。
虽然20年前稚嫩的面庞已经不再,青春的激情也无法再现,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都充满着一种自豪,因为我们都来自南大,我们都来自物理系。永远流淌着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
20年过去了,老同学相见时不禁都互相悉数对方的变化,但即使发生了再多的变化,惟有那份同窗之情在每个人心中都不曾改变。
虽然多年没有见面,但同学们见面时都难抑心中的激动之情,仿佛回到了曾经在一起学习的生活,延续着大学4年里建立的深厚友情。
多年的分别,每个人的心中都积存着许多话要和老同学说,今天的相会终于可以让他们一吐为快。
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在人生长河中只是很小的一段,但那时我们共同经历了青年学生浪漫、愉快、苦恼的种种,对于所有同学来说,这四年是最值得怀念的。
7月3号上午全体同学在知行楼报告厅中聚会,由分会长李学年同学主持,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韩星臣,南京大学副校长陈骏,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杨明生,南京大学物理系党委书记张序余,电子系党委书记闵建洪,当年的辅导员许伟伟,同学代表吴端、宋正荣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乘着这次聚会的机会,黄振春同学向母校捐献了一辆轿车。会后全体同学在知行楼前合影留念。
下午同学们坐车游览了南京城,然后去镇江参观了奥雷光电公司。黄振春同学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状况。当天晚上我们在无锡山明水秀饭店举行了盛大的酒会。
7月4号上午我们一起游玩了无锡著名的景点―――鼋头渚。在这里同学们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在一起游玩的欢乐时光。
我们在母校的所学所得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我们的成功和大学四年受到的高水平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十分感谢母校的培育。
再回南大,校园依旧是那么美丽,历史的年轮在转,但那一幢幢经历了20年风雨冲刷的建筑依然屹立眼前:古朴端庄的北大楼,庄严肃穆的大礼堂,绿树辉映中的教学楼、物理楼,幽静宽敞的图书馆……这里,都曾留下我们求学的身影。走过静谧的南园小树林,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时代,学生宿舍、食堂又重新激起了同学们的无限想象,看着学子们进出的身影,当年在校的一幕幕场景不禁在脑海中浮现。我们对南大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这里的景,因为这里的人。20年的分离我们不仅思念着同学,也思念着曾经培育我们的母校。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眼看分别在即,同学们都有点依依不舍,握手、拥抱的场面随处可见。期待着下次的重逢。
当活动接近尾声时,同学们非常不舍,并且为下次的聚会开始了准备,首先向未能出席这次聚会的同学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接着,在全国各地工作的同学向所有的同学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欢迎他们去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走走、看看。
千言万语化作最美好的祝福,也许这样最能表达出对老同学的关心与不舍。
相聚总有分别时,老同学们明天又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两天的相聚虽是短暂的,但它更加拉紧了同学们心里的距离,更加加深了对南大的热爱。今天的分离是为了明天的重逢,无论我们这些学子走到哪儿,大家都会永远记住母校―――南京大学。
20年前我们在南大许下青春的诺言:“今天我以南大为荣,明天南大以我为荣”,当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要以恢弘博大的南大精神作为鼓舞我们攀登新高峰的强大动力。20年中我们无愧于“南大人”的称呼,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当今天我们相聚在南大的校园时,各自都已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就像在改革中不断奋进的南京大学一样,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时时刻刻都给南京大学书写着她今天与明天的辉煌。 (钟建平 吴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