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培训的中国学生勇夺国际奥林匹克物理赛5块金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9-23浏览次数:1086

 

由我校培训的中国学生勇夺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5块金牌


    7月23日凌晨,参加第3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的中国选手以满堂红的成绩从韩国凯旋。经过与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参赛选手的成功较量,5名中国学生全部获得金牌。在得知这一喜讯的刹那,激动的孩子们最想感谢的就是南京大学的教练们。
    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培训从80年代开始,此前已在北大、中科大、复旦等高校轮流进行,今年首次由南京大学负责培训。据参与负责此次具体培训的南京大学朱沛臣教授介绍,2003年10月下旬,中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济南举行,南大从获得金牌的高中生中选拔了26名学生进入集训队。03年11月下旬,学生们来南京参加集中培训。对于这次培训,南大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看望集训队的学生并给他们鼓劲;南大物理系专门组织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这些学生,在加强物理基础、拓宽物理背景、强化理论和实验的训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浦口校区还为学生们安排了专用的宿舍和教室,提供了充分周到的后勤保障。今年4月,经过多次考试,集训队选拔了8名选手参加在越南举行的亚洲赛(APHO),一举囊括大赛设置的6块金牌。之后,南大又对全体集训队员重新考试,选拔了5名学生参加35届IPHO,他们分别来自江苏(苏州中学缪亚立,启东中学李真)、北京(北京人大附中郎瑞田)、上海(华师大二附中施烨明)和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亢)。今年6月,中国物理学会专门派人前来对这5名学生进行了验收。培训伊始,南大的教练们就对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不仅要获奖,还要提高奖牌的含金量,为国家争得荣誉。对于参赛选手,南大老师们要求他们每一位不光要理论好,实验也要好,不能顾此失彼。在除了双休日以外的每日培训中,南大老师们以自身的理论优势特别注重学生们基本功的培养,同时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己编排了实验让学生做。功夫不负苦心人,在7月16日开始的IPHO上,中国学生在笔试、面试、实验竞争中顺利闯关,最终获得5金的佳绩, 从个人总成绩来看,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以及一个理论单项第一名。     (罗静)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