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口路22号到半山园21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6-25浏览次数:1241

 

从汉口路22号到半山园21号

  
    南京汉口路22号,绿树掩映,书声琅琅。那里,是我国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高等学府,它建于1902年,历三江师范、两江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南京解放定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改称南京大学。这里是我的母校,1983年9月,我成为它的一个学子。在它深厚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浸润了整整6年。
    在同一座城市的半山园21号,同样是绿树成荫,书声琅琅,所不同的是多了大海的涛声。这里,是我国海军的最高学府海军指挥学院所在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南京大学搬到汉口路22号,海军指挥学院的前身军事学院海军系也正式成立,从那以后的52年,这所被称为“将军摇篮”的军事学院也同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
    1989年6月,我从汉口路22号来到半山园21号,成为它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名居民。
    投笔从戎,在许多人必是不解。我对来自别人的种种解读倒是坦然,但我极想探究我和半山园究竟有什么因缘,汉口路22号和半山园21号又有什么神秘的联系?
    来到半山园之前,我曾先来探路,怕报到时不识路而耽搁。我只在校园内看了个大概,这里绿树环抱的静谧给了我与在南大相同的感受,我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安详,可以抚平驿动浮躁的安详,我一下便认可了它。令我大为困惑的是,在这样一所军事学院,除金戈铁马之声外,何故还有一股我熟悉的儒雅之气?
    答案就是半山园这个地名后蕴藏的历史,一个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书写的历史。他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
    “中国古典文学”在南京大学的众多学科中,可称强中之强。大学二年级,我就从文学史上读到了王安石。读硕士学位时,我的导师又是专攻古典散文的,对包括王安石在内的唐宋八大家稔熟于心。老师们都告诉过我们,王安石号半山,但却都没有说他的故居就在南京,他的号也是因他创建半山园而得名的。是老师们不知道吗?显然不是。回眸静思,难道我注定有一天要来到半山园,自己来感受这份神秘,自己来寻找答案?难道我注定要成为它的一分子,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浸浴着历史的沉郁顿挫和深远醇厚?
    某天,南大吴翠芬、王立兴两位教授欣然来到半山园,对着半山亭东侧的立于清同治九年的石碑,一字一句校对《重构半山亭记》一文。他们夫妇可以说是我古典文学的启蒙老师。在这青山回护、桃林掩映、溪流淙淙的所在,他们对我讲述了王安石与半山园的不解之缘。原来,半山园本名白塘,熙宁九年(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回到江宁。第二年,他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居于此。因这里处于江宁府城东门白下门至钟山的半道,白塘距白下门和钟山各为7里,故王安石名之曰“半山园”。他在这里移情山水,著书作文,接待故旧,一直居住到1084年移居秦淮河畔。1086年,卒后葬于此。
    说完半山园的缘起,两位老师笑着说:你是学古典文学的,虽然现在从了军,但还是到了一个与古典文学、古代文学家有关系的地方,这里面有缘分啊!他们又进而论道:把海军学院建于此也很有意义,因为富国和强兵是王安石两大政治抱负,他在军事上也很有思想的,例如他主张吞灭西夏、契丹,恢复汉唐旧境,统一中国。到今天,祖国的强大和统一不仍是我们理想吗?虽然建院在此只是一种偶然,但这种巧合细究起来毕竟很有意义。
    老师们娓娓道来,我若有所悟。我忽然觉得触摸到一些隐藏于历史背后的真实了,我忽然感到抓住了一丝汉口路22号和半山园21号之间的连线了――因为王安石在老师言谈间的逐渐生动,逐渐复活。
    以后,我去看我的导师王气中先生,88岁的他,当年中央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对我的工作选择连说了几个“好”。他说,到哪里不能做文章、做学问?学业、事功兼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你做政治工作,更不能离开这一点。你现在学了文,再习武,服务社会和人民的基本知能就具备了。半山园我知道,是王荆公晚年住的地方,王荆公不是学问、事功兼顾的吗?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政治家嘛!一席话说得我豁然开朗。
    格外地珍视自己与半山园的相遇,格外地珍视王安石故居的一草一木,所以,在某年因场地局促,学院把故居临时作为学员健身房时,我不大能接受,写信给程千帆先生提出自己的异议。程先生回信说:“王荆公是主张富国强兵的,必然不反对男女青老年同志做健美操,做操总得有个地方。这位老政治家退休时既能慷慨地‘舍宅为寺’,今天也必能发扬爱国主义,‘献堂为房’也。”先生说的“舍宅为寺”是指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因病无力再打理半山园及附近几百亩田产,遂上书神宗,要求舍宅院为僧寺,神宗命名为“报宁禅寺”。程先生是学界名宿,是古典文学研究的“大宗师”,他以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对历史人物的会心会意,以他独有的超越时空,不凝滞于物的睿智,从对这一件事的幽默阐发中,一语道破汉口路22号与半山园21号内在的精神联系:这两所学府都是以培养富国强兵的人才为己任的,只要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实现先哲的爱国主义理想,王安石献堂为房,也会笑慰黄泉的。
    我苦苦思索的问题就这样在不意间找到了答案。
    是的,正因为秉持着同一种精神,所以,汉口路22号的讲堂内,总是回荡着王安石的人生传奇,回荡着他呼吁文章“务必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声音;正因为秉持着同一种精神,半山园21号的历代建设者们,悉心保护着半山寺,1984年全面修复,1998年又大规模修建改造,设立了王安石生平馆,使这里成为官兵们重温历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基地。
    正因为秉持着同一种精神,肩负着同一种使命,汉口路22号和半山园21号,都以严谨、求实、创新作为自己的校风。
    我不禁惊诧起这种人文精神和历史意志在两所院校的互通互融,我更在无意间解开了一个历史的密码:21、22原来是相邻的两个数字啊!而且,按照时代的先后,这样的排序也是顺理成章的;半山园是古,汉口路为今,所以,前者应是21号,后者当为22号。这自然只是地名排号者的一个无心的巧合,但谁能说,这巧合没有冥冥中造化的天定之缘,没有九泉下前贤的引领之切?
    王安石们富国强兵的抱负,就是在无数汉口路22号和半山园21号这样的地方实现着的;他们期盼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理想,正由程千帆、王气中的后来者们,由无数默默无闻的教师教官们传播着。
    而我,从汉口路22号来到半山园21号的我,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我,是何其幸运,又是何其任重而道远?(张明)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