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北京校友会(40-45)举行第20次新春联谊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6-22浏览次数:1091

 

中大北京校友会(40-45)举行第20次新春联谊会


    中央大学(40-45)北京校友会2004年新春联谊会2月7日在北京民主同盟礼堂举行。这是北京校友第二十次新春联谊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校友有50多人。同学们不顾年老体弱,天寒地冻,穿上鲜艳的新春礼服,高高兴兴地再一次来参加老同学们一年一度的聚会。
    大多数同学都提前到达会场,熟悉的同学们三三五五地围坐在小圆桌旁边,抓紧这宝贵时机,互相问候,亲切交流一年来的新情况。虽然多数同学已经白发苍苍,有些同学是由家属陪同或掺扶着来的,但仍然精神奕奕,谈笑风生。穆家麒老师已是87高龄的老人,但每年都来参加我们的联谊活动。
    10时许,“老班长”封松筠宣布联谊会开始。封学长与已故的潘田学长是北京校友会(40-45)的主要组织者,每次联谊会都公推由他主持。他是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顾问,虽然今年已是84高龄的老人,还是腰板笔挺,耳聪目明,欣然接受了这一重任。他首先介绍了今天联谊会安排的内容,然后披露了北京同学们的年龄状况:我们校友会的同学共有67人。从1997年开始,为穆家麒老师祝贺80大寿,2000年以后,在新春联谊会上每年为80高龄的同学祝寿:2000年3位,2001年4位,2002年8位,2003年16位,2004年14位、明年还要为17位80老寿星祝寿。到明年80高龄的人数将到达62人,占全体同学的93%以上。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大多数同学已进入了耄耋之年,要远道赶来参加这个新春联谊会,在体力上已经有些困难。以后的联谊活动是否可以改为小型的、分散的方式,请大家考虑并提出建议。
    周效良同学介绍会务情况。他去年参加中央大学校友会的一个会议,讨论了中大校友会重新登记中的几个有关问题,他把讨论内容向大家作了介绍,并且建议今后我们的一些活动是否可以考虑并入中大校友会进行。
    王嘉猷同学在去年已被选为校友会的召集人。他在去年9、10月间参加了台海两岸民间人士座谈会,在联谊会上介绍了会议讨论经过,两岸人士在会上分析了当前台湾内部两个阵营之间在总统竞选上存在的激烈争斗状况,并且讨论和提出了促进两岸统一的一些建议。
    杨光辉同学长期在财政部工作,曾任世界银行副执行董事。他应邀向同学们谈了大家关心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他曾在世界各地拍摄了许多风光照片,今天会场四壁挂满了他的摄影精品,许多同学一到会场就在细细欣赏,他在讲话最后介绍了部分照片的拍摄经过。
    钟沛璋同学向大家介绍一本新书《第二次宣言》,作者是研究未来学的。书中提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宣布,人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而作者提出,人类将向仙类进化而去,希望同学们长命百岁,能看到未来的更高阶段。
    殷叙彝同学向大家讲了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
    接着是同学们的自由发言。
    沈如钢同学谈到了去年在眼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的三点体会:一是不灰心、要以坚定的信心与疾病作斗争;二是不封闭,继续参与各项活动,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三是对疾病要客观,顺其自然。
    余力同学介绍了煤矿地下气化的新发展,将与几个外国同行联合开发。
    王嘉猷同学还为同学们表演了用鼻琴吹奏的曲子。
    为80高龄同学的祝寿活动开始,会场出现了一个高潮。今年已到80岁的同学有:马耀辉、刘家铨、钟沛璋、孙国贤、金樾、汝元恺、李植贤、管鸣寰、徐瑞卿、过益先、孙家蘅、卞之强、沈宏壁、夏之平。老寿星们被请上台,分两排坐在台上,摄影师赶快为他们这一宝贵时刻留下摄影纪念。校友会为每个老寿星准备了一份祝寿礼品。大家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份来自老同学们的珍贵礼物,礼品虽小,但在大家心中的分量却很重,真是暖人心脾啊!
    中学特级教师陈毓秀代表大家致寿词说:祝寿星们青松不老,寿比南山。过去人到八十就会老态龙钟。可我们今天的老寿星们大多是老而不衰,老当益壮。据网上最近统计,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已经高达79.2岁。在今天的寿星中和各位学长中不乏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人才济济。许多学长退而不休,仍在伏案钻研,放不下自己的专业,生命不息,钻研不止。有的人在继续不懈关心国内外形势和两岸问题,有的人在写书编书笔耕不止,百万字的巨著已经出版。有的人钟情于书画摄影;有的人拳击挥剑,练歌习舞;有的人养花种草,美化生活,愉悦心情;有的主掌家务,为家庭作出了贡献。当前我们生活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类科学日新月异的环境里,祝大家轻轻松松活到一百岁,高高兴兴过好一辈子。
    夏之平代表寿星们致答谢词:“今天校友会为我们举行这样隆重的祝寿仪式,使我感到非常感动,心里暖洋洋的。这时候,使我想起40-45北京校友会的主要召集人潘田学长,他虽然已经离开人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这一分支的校友会在中央大学校友会中被誉为“凝聚力较强的一个集体”,我们每年的新春联谊活动已经持续了二十个年头,这里蕴涵着潘田学长的许多心血。对于为80高龄的同学祝寿,他是主要创导者和积极支持者,使我们在人生的夕阳时期能迎来这样一个欢乐的时间。为了筹备祝寿活动,每年的大量准备工作,许多细微、琐碎的事情都是封松筠学长和康林同学承担的,我在这里对他们表示忠心的感谢。最后,我代表80高龄的同学祝所有同学健康又健康,长寿再长寿!
    每年联谊会上都有一项摸奖游戏,会场上出现又一个活跃高潮。每人在进入会场时就摸到一张写有号码的小票。临时指定的同学到台上拿着票箱为大家摸票。共分一、二、三等奖,今天摸到一等奖的是杨光辉同学,大家热烈鼓掌祝贺。沈如钢、章宗格同学夫妇二人竟然都获得了奖品,同学们为此祝贺他们今年更加健康。
    会议已经进行到12点多,会餐的时间到了,大家围绕着一个个小圆桌,又热烈地边吃边交谈起来。
    最后的两个项目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合唱《毕业歌》和集体摄影留念。40-45中大北京校友会的同学们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艰难地走过来,又在这五十多年中,参加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老同学们能有机会相聚一起,回顾往事,实在是老年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同学们紧紧握手,互道珍重,依依告别,希望明年这时候再见。
                                                    中央大学北京校友会(40-45)联络组
                                                                          2004年3月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