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永远是春天――记青年民营企业家刘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5-07浏览次数:1093

 

 

追求永远是春天
――记青年民营企业家刘侠   


    刘侠人如其名,身材高大,快人快语,言谈举止间透着股豪爽的侠气,他此次来母校是为了商谈与母校科技合作的事宜。毕业近三十载,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是中国革业化工行业的先锋企业――烟台福松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走在熟悉的校园中,刘侠回忆起三十年前初进学校时的情形。
求学心切,追求知识
  刘侠是山东烟台人,父母都是农民,他从小酷爱学习,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仅读了两年初中,就开始“停课闹革命”。1972年年初,他被选拔至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学习,成为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他十分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
  刚来南大的时候,刘侠很不适应,他的基础不好,总觉得跟不上同学。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刘侠深情地回忆道:“我很感谢我的辅导员兼无机化学讲师袁传荣老师,他待我很好,循循善诱,百问不烦,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习之余,刘侠充分发挥他的特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曾经在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连续三届获得三项中跑九项冠军,成绩令人瞩目。
  1975年,刘侠毕业后被分配到烟台塑料公司,在公司杂志《烟台塑料》担任栏目“译文集”的编辑,虽说工作可以胜任,但刘侠深觉自己的翻译功夫离“信、达、雅”的标准还很远,于是他想拜师继续学习。通过打听,他找到当时下放到烟台水产学校的一位著名教授,恳求教授教他英语。刘侠一次次登门拜访,教授终于感动了,破格收他为徒,教他科技英语。在教授的指点下,刘侠的翻译水平提高得很快。一次,教授对他说:“你要相信国家是发展的,一门外语太少,要学第二门。你的专业是高分子化学,要跟德国、日本学习,从地域考虑,与日本接触比较多,学日语吧。”他受到启发,萌生了学日语的想法,碰巧教授的夫人是日本人,刘侠便拜她为师,每星期二、四两节课,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那会儿正是“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时候,刘侠却在刻苦自学,他回忆说:“我一直觉得‘无用论’是‘亡国论’,我求学心切啊!”读书的确是有用的,这段时期积累的外语知识为刘侠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尊自强,追求尊重
  1977年,刘侠以日语翻译的身份被调进国家“六?五”期间重点项目――烟台合成革会战指挥部,第二年,他被指挥部选派到日本学习先进技术兼任翻译工作。开始的时候他害怕自己的日语知识不够,想打退堂鼓,但鉴于“服从组织”的命令,只好硬着头皮上。在日本的时候,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晚上别人娱乐,他还坚持看材料,翻译谈判会议纪要,因此日语水平进步很快。此后他又被派往日本进行过技术进修,技术上又有了很大提高。
  1978年3月,烟台合成革会战部投资5亿元,从日本可乐丽公司、聚氨酯公司、大油墨公司引进三套装置,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聚氨酯工业基地,填补了国内空白。刘侠担任车间主任,配合日本专家,组织投料试车。在生产准备和模拟试车的过程中,他多次排除险情,化险为夷;接下来是连续72小时考核运转,在国产原料能否使用的原则问题上,他与日本代表团团长发生了激烈争执,团长以回国相威胁,但他仍然坚持原则,寸步不让,终于迫使日方改变立场。后来经过日本可乐丽公司本部的鉴定,认为刘侠等人的意见是正确的,日本专家也不禁连声称赞。刘侠说:“与外国人谈判,我就不信那个邪。”有了初次引进和对外谈判的经验,1987年刘侠又被化工部外事局选派到意大利、瑞士等国,陪同领导考察检验聚氨酯仿皮设备。在检验过程中,他细致谨慎,一丝不苟,及时识破了外商把二手设备翻新准备卖给中国的企图,他据理力争,坚持己见,他的英语口语并不好,但激动之下也能说了。后来在化工部领导的支持下,外商终于承认了事实,并把已经运到中国安装好的设备拆卸下来,重新予以空运更换。刘侠等人的努力为国家挽回了数十万美元的损失,得到化工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后,刘侠又作为总工程师率团赴西欧学习这套引进装置的生产技术。回国后,他带领国内同仁顺利完成了投料试车,达到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目的。
  化工部当时引进了两套聚氨酯仿皮装置,一套在山东烟台,另一套在江苏常州五矿。常州五矿与外商就投料试车事宜产生了分歧,外商拒不派人来现场指导,各项生产准备工作被迫停下,烟台合成革厂派刘侠前去常州试车,解决危机,刘侠下决心要靠国内的力量完成试车,打破外商的垄断。由于组织完善,操作仔细和对中国国情的熟悉,试车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常州五矿节约了40万美元。常州五矿给烟台市科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对刘侠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突出的贡献赞不绝口,刘侠也很高兴,说:“长国人志气乃是最大的幸福。”
与时俱进,追求创新
  由于在引进项目对外谈判、消化吸收、组织翻译等方面的突出成绩,1992年,刘侠被山东省人事厅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调入烟台市科委负责科技经济实体的创办工作。根据当时国内市场状况,刘侠敏锐地察觉到:引进聚氨酯仿皮装置越来越多,而所用原料,尤其是辅助原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不仅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期长,产品成本高,市场应变能力差等弊病,而且要花费国家大量外汇,因此,他立志要研发这些原料,替代进口。他利用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奔走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之间,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反复试验,模拟对照。在母校老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昌正教授、余学海教授的帮助下,努力终于有了成果,第一批替代进口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后他受聘于江苏德发公司、广东番亿公司、黑龙江齐亿公司等国内知名聚氨酯生产厂,担任高级研究顾问。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刘侠顺应潮流,于1998年创办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烟台福松化工有限公司,他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下设纳米技术研究所,超高分子科学研究所,环保技术研究所。先后获得专利15项,产品已经在全国各大聚氨酯合成革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刘侠的公司与母校经常有科技合作的机会,他说:“母校是我的坚强后盾。母校培养了我,又在我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支持,现在我们有了经济效益,不回报母校回报谁呢?”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刘侠参加赞助了南大山东校友会制作的巨型条幅。该条幅长100米,宽1.22米,厚0.35米,重约180千克,上书“承百年传统,展辉煌成就,扬南大精神,创世界一流”20个大字,现收藏在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现在,刘侠正在筹备成立胶东校友分会,他说南大在北方的知名度还需进一步扩大,他要通过校友会的宣传,改变北方人“认北不认南”的偏见。
  现在,刘侠正依托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技术后盾,在中国北方地区从事污水处理工作,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奔走呼吁。同时他积极开展校友活动,寻找合作,目前,他已与南大在美国的校友达成合作意向,准备引进高新技术,生产世界领先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不同的人生阶段,共同的是追求之精神。“追求永远是春天!”这是刘侠的座右铭,也是他的人格写照。              
(堵琳嘉)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