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天地宽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卢德馨教授
他的学生,这样描述他的课:“不是最好的应试课程,但确实是最受益的一门课。他是个迷人的老师。”
他的同行,在去年年末的大学物理学研究型教学高级研讨班上观摩完他的课,听了他的系列报告,连称“震撼”,反响热烈。
他教授的课程是“大学物理学”,是1998年度“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他所著的教材英文版《大学物理学》获得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是南大教改试点单位基础学科教育学院的院长,积极推进“大理科”模式的基础人才的培养。2003年,他被评为教育部百名教学名师。
一
他叫卢德馨,南大学理的学生,很少有不知道他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老卢”。新学期的第一天,在强化部的主任办公室,卢老师接受了我的采访。
我们的话题从卢老师刚刚荣获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开始,这一奖项是教育部首次设立,旨在促进教授上讲台,多为本专科生开设基础课。如今许多教授潜心学术研究,热衷社会活动,却渐渐冷落了课堂,尤其是基础课。就着这个话题,我问卢老师:“给本科生上课简单却耗费精力,而且远离名利风光、占去许多科研的时间,您怎么看?”卢老师笑了,立即纠正我的看法:“我不觉得给本科生上课简单,我上大学物理课,一直坚持的是跨学科、大学科的概念,我不仅仅是在教一门课程,更是在建设一门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而是一种开放和互动的过程。在课上学生常有超常发挥,而老师则要引导学生。而且教学也是发展的,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常教常新。”
看来,是我的提问把基础课看低了,把三尺讲台看小了,就是在这方寸之间,卢老师开辟出了一片广阔天地。不过,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教学,一门“精品课”的背后,是数十年来卢老师潜心教学的不懈努力。
卢德馨1940年9月出生于浙江余姚,196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留校在基础物理教研组任教,后调到理论物理教研组。他开始主要从事科研工作,曾任分管科研的副主任。在科研领域,卢老师也是硕果累累,先后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勤于研究,也敏于教书,正因为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卢德馨才能在课程教授中建设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全面展示研究者的思路、语言和方法,构建模拟的科研过程。他将这种授课模式称作“研究型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入科学研究的各个元素,改善向研究过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学者素养。
这样的授课方式生动活泼,讨论热烈。卢老师的课设在浦口校区的报告厅,他的课上,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讨论到高潮时,每每有学生情不自禁地从楼上跑到楼下,争论不休。卢老师说:“这种讨论并不是刻意组织的,我从热点出发寻找设计论题,这种话题才能激发学生。”
这样的课堂没有说教,没有照本宣科。卢老师只是将文献查找搜索的路径告诉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查去学,去开拓一个不局限于书本的开放天地。他有时会报告将关键词输进Google搜索到的条目数,例如‘Newton’(牛顿)的条目数是8190000。他告诉学生,在知识点的获取上,学生完全可以超过老师。
这样的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心组织。例如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个观念是:凡是题目都有答案,对错由老师说了算。卢老师努力纠正学生的这种认识,在讲习题时尽量展示现有习题中题设条件有误、答案局限、内容单调等等问题,让学生对题目做出合理修改和推广、评论,让学生养成习惯面对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新鲜的话题、动态的信息。在论述理论和实验关系时,卢老师提及了历史上关于爱因斯坦是否知道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长期争论,引发学生关于常规科学步骤和非常规科学发现过程的思考;说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洛伦兹-彭伽莱对称性时,他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定律的美学价值的讨论。“这些讨论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科学队伍的一份子,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使命感,以推动发展为己任。”卢老师说。
课堂教学是“研究型教学”的主渠道,同时,卢德馨还运用网络教学、集成教学、课程论文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素质。传统课程以传授知识点为主,而卢德馨要教给学生的,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乃至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他尊重和相信学生,他说:“要鼓励学生的超常发挥,真正相信学生有很大的潜力。学生是后来人,老师的任务是引导他们成长,让我最感快乐的就是看到学生长进。”
以学生为本,教学相长,四十年来,三尺讲台上的卢德馨始终坚持这一教书育人的宗旨。而三尺讲台下,则是桃李芬芳、誉满杏坛。1993年,他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1995年获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教学名师奖。长长的获奖名单,是他教学成绩的完满注脚;而学生的进步,则是他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卢老师让我知道了很重要的一点,而这一点就是因为没有固定参考书和教材所得到的:我们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习得者,我们将要成为理论的开拓者。”
二
卢老师的课颇得学生的好评,而他所写的教材更受学生欢迎,那本《大学物理学》是物理系学生手边常备的教材,也是他们为出国而准备物理sub考试时使用的参考书。这本基于教学实践的成果汇成的教材1998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是我国推向海外的第一部教材,英文版University Physics于1999年9月出版。本来写这本书的初衷并不是用来应试,也非指定教材,却成为众多老师和学生的自发选择,这恰好说明它适应教学的现实、并与国际接轨的指导性与前瞻性。
这本书在内容和体系上均有很大创新,原来同类书以古典内容为主,现代的内容是附加和次要的,而卢德馨在教材中以现代观念和观点为纲,贯穿始终。卢德馨说:“很难想象以17世纪和19世纪内容为主体的教材能将学生培养成‘跨世纪人才’。有人认为传统内容是千锤百炼的‘精华’,不能做少许更动,实际上这是以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因此也是一种思想禁锢。”
《大学物理学》的内容从物理学范畴上升到科学、美学等,引发学生关于常规科学步骤和非常规科学发现过程的思考。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中的对称、相似(自相似)、简洁性、普适性等等,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在组织和使用知识点上也深具匠心,不是将原有的知识点简单重组,也不拘泥于知识点的优劣、传统的选择,而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来选材、组织和表达。
《大学物理学》于2002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领导在谈到这本教材时说:“它在处理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关系方面,采取了精选并用新的观点审视传统内容,把原来近300万字的‘普通物理’的内容,在60多万字的新教材中阐述完,令人耳目一新。”
三
采访是在强化部的主任办公室进行的。1989年,南大率先创建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1998年组建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办学十多年来,成就卓然,1993年“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9年被评为优秀基地,在国家教委“211”部门预审中,这一模式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01年8月3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也提到,北大、清华等许多著名高校的教改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他们的成果。
卢德馨教授从担任强化部主任到基础学科教育学院的院长,关心的重点也放在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他潜心教学和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以拓宽基础、强化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特点的“大理科”模式的基础人才培养新路子,理科强化班教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注重科学研究的训练,学生可以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确定自身的学科方向。这种纵横贯通的方式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就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据统计,强化部1993-1997留校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165篇,其中61篇为第一作者,其中96届王骏同学博士在读时在“自然”上发表了文章。2003年5月第300期“科学”上有4位强化部毕业生(研究生在读)在3篇文章上署名,给师弟、师妹门造成强烈的振动。强化部的毕业生成了中科院等一些国家重点科研究院所以及重点院校争抢的对象。
卢德馨教授还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人、做学问,做人为本”是他的信条。强化部保留每年进行“基础学科巡礼”的传统,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领悟。比如,组织学生去科学院所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老一辈科学家甘于淡泊、专心研究的精神,学生看后都很有感触。谈到基础研究的清苦,卢老师说:“其实我们不少学生是热爱坚持基础科学的,主要是有来自于家长和目前这个社会的影响。我们就是要创造一个环境,满足学生的愿望。”
整个采访过程中,卢老师说的最多的便是“学生”,看得出来,他是真正将学生放在心上。就连我这个采访他的学生,他也考虑周全,为了方便我写稿,他还特地将原始材料整理好了交给我。
采访结束后,我和卢老师一起走出办公室,那天是星期一,卢老师说下午要去浦口。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在浦口有课,他总是提前过去。他是第一名入住浦口教师公寓的教师。他说:“我提早去了,到时就不会太匆忙,我上课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迟到,也不想打破这个‘记录’。”在浦口他有间办公室,在那里他会和学生谈话,有时也参加他们的支部生活,保持着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 (堵琳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