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长者――记我校新当选院士郑有炓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4-05-07浏览次数:1261

  

 

谦谦长者
――记我校新当选院士郑有炓教授


    郑有炓,1935年生,籍贯福建大田,1957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等五校联合半导体专业)毕业。1984―1986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访问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信息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领导创建半导体异质结构研究实验室,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迄今发表论文356篇,SCI收录155篇,SCI引用论文437篇。在南大培养造就了一支年轻学术梯队,教授博导6人(包括长江特聘教授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获“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



  如约去采访郑有炓院士那天,南京刚好下过今冬第一场雪。屋檐、树梢、草地,覆着薄薄一层雪,天倒并不寒冷,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神采奕奕,一派新气象。
  郑有炓的办公室在南大新落成的蒙民伟楼8楼。一个大间被隔成了两小间,外间是会议室,里间八九个平方,摆着他的办公桌、书橱和几张简易沙发,塞得满满当当。今年下半年,他们的实验室才从西南楼老楼里搬出来,对如今的办公条件,他心满意足。
  如别人的评价一样,郑有?为人谦和,一点架子也没有。他执意要我坐在他的办公椅上,方便我记录,他自己则让到一旁的沙发上。
  采访从“郑有炓”特殊的名字开始。他解释说,他生下来后按当地风俗算命,命里缺火,于是私塾先生就为他取了个“炓”字,意指佛教中熊熊燃烧的火斗。他读书后查《康熙字典》才知,这个字音同“料”,可是多年来大家一直读“斗”,就以讹传讹了。他半开玩笑地说:“当年报纸上刊登被大学录取的名单,我翻了一遍,只有我一个人名字是这样的,编辑还特意在旁边注明同‘斗’字。估计现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了。”
  离老家多年,郑有炓的口音还带着浓浓的闽南味。他颇自豪地介绍说:“在这次新增院士中,加上福建本省的,共有7位福建籍的院士。”
  回忆早年读书的情形,郑有炓感慨万千。他小时候去另一个县城上高中,当地多是山丘,必须步行翻山越岭去上学。“明月夜、短松冈”,山间还出没着强盗和野兽,这种小说里才有的凄凉恐怖的景象,早年就真实地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几个十几岁的孩子总是互相鼓着劲,走过漫漫山路。因为山路的尽头,就是他们求学求知的殿堂。



  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科学的向往,郑有炓从闽南山区考到了金陵古都,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56年,国家出台“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致力于发展半导体、原子能、计算机等新科学技术,因此北大、南大、复旦等五所高校联合举办半导体专业,大学三年级的他被选拔到北大读书。毕业后,又在中国科学院进修了一年。    
  1958年,郑有炓和几位同事回到南京大学,在吴汝麟、熊子舟凡两位老教授的带领下,努力创办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四十多年来,他的生命轨迹就和南大半导体专业的发展紧紧交织在一起。    
  多年来虽然国家一直倡导半导体研究,但真正与国际接轨则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从80年代初开始,郑有炓致力于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研究。1984年,他获得一个机会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任访问学者,开始进行半导体科学前沿高科技研究,使他开阔了视野。回国后,经过和同事、学生的多方讨论,他决定开展国际上刚刚萌芽的锗硅异质结构材料研究。
  转向高技术领域,当然离不开高精尖的仪器设备。80年代国家科研经费短缺,虽然国外有好的设备,当时就值100多万美元,加上巨额的运转费,买不起也用不起。面对几乎一穷二白的硬件条件,凭借创新的点子和一腔热情,科研工作硬是拉开了序幕。郑有炓和年轻教师、学生一起,总结当时半导体所用的新技术,发展了锗硅异质结构材料光辐射加热超低压CVD生长方法,自己设计、利用南京工厂的加工条件,竟然用超低的十多万元经费,研制出一套计算机控制的生长设备,制造出优质锗硅异质结构材料。
  事实证明,郑先生当初的决断是正确的,十多年过去了,锗硅异质结构材料依然是当前半导体研发的热点。    
  科研工作首战告捷,郑有炓信心更足了。他紧抓住半导体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热点,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又有技术应用价值。结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攀登计划、97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任务,他带领研究组师生开展一系列研究,在锗硅、Ⅲ族氮化物和氧化锌宽带隙半导体研究领域里,支撑起一片属于南大、属于中国的天地。    
  ――在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研究中,发展了生长锗硅、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材料的新方法、新技术,从极化能带级带工程出发,创新发展了多种新器件;    
  ――提出并实现了铁电体/氮化镓、铁磁体/半导体异质结构新体系;发现锗硅合金应变诱导有序化新结构,提出新模型;揭示Ⅲ族氮化物异质结构极化、二维电子气及其相关性质;    
  ――观测到碲化镉/锑化铟异质结构二维电子气及占据子带规律,开拓Ⅱ-Ⅵ/Ⅲ-Ⅴ族异质体系二维电子气研究领域;
  ――提出基于锗硅技术实现二氧化硅/硅界面量子限制硅纳米结构。
  …… 

  


  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郑有炓从未间断过教书育人的工作。他相信只有培养更多的青年英才,才会使科学研究薪火相传。
  十多年来,他努力建立起一支学术梯队。培养年轻教授6人,包括长江特聘教授1人,博导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其中1人获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本人则多次获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高校教师”和“优秀科学工作者”荣誉。    
  郑有炓形容他们的研究组就像一个平等的大家庭,倡导的是科学民主的氛围,他说:“我在科研中把握好前沿方向,剩下的,就要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
  郑有炓待人一向很客气,那么多年,没有跟别人红过脸。即使对学生,他也抱着尊重爱护的态度。
  学生遇到实验事故,把仪器烧坏了。郑有炓安慰他们:“不用怕。工作就要大胆去做,把仪器抱在怀里,怎么出成果?”
  学生出国深造了,他总是高高兴兴地送他们走。郑有炓说:“我主张他们多出去看看。现在国内科研有经费,有奔头,不比国外差,我安心地放飞,他们回来会发挥更大作用”。事实证明,他的研究组年轻教师如愿地个个成为学术骨干,成为敢于和善于攀登科技高峰的闯将。
  爱人者,人恒爱之。前几天公布新增院士评选结果时,远在异国他乡的学生们纷纷发来了贺信贺电。在瑞典皇家工学院工作的王永宾同学最早发来了贺信,并在EMAL中发来了78级半导体专业毕业生精心制作的贺卡。望着贺卡中学生们一张张今昔对应的脸庞,郑有炓由衷地感到了一种幸福!

  “我喜欢物理。”年少时的兴趣使郑有炓走上了科研道路。然如果没有过人的毅力,这条科研之路不会走得那么远。
  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溧阳,在半导体工厂车间工作。他感到很“幸运”:“好了,总算搭着专业的边,还可以训练动手能力。”
  在美国任访问学者期间,他全力以赴地扑在科研上,以至有同学不解地问:“郑老师,你都是教授了,怎么还跟学生那样一天到晚钻在实验室呢?”    
  回国自己搞科研,还要教学,为了实验数据,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从实验室里出来喘口气,再晚也得把明天上课的教案备好。
  岁至晚年,他还坚持学会了使用电脑,学术报告、科研论文,都是自己编排打印完成。    
  屈指算来,郑先生也已年近古稀,身边的老同事早一一退休了。68岁当选院士,一个新的人生平台又展现在眼前。郑先生动情地说:“感谢多年来学校和课题组的支持,我会继续发挥我的能量,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为我们的课题组多作一些贡献。”   
  面对这样一位慈祥智慧、蔼如春风的长者,我想,谁都会衷心祝福他――愿先生一曲晚唱更动人!    
(朱晓华)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