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国际潮流动力与环境学术会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8-26浏览次数:1041

                   

 

我校主办国际潮流动力与环境学术会议


    “2002年国际潮流动力与环境学术会议”于9月9日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历时5天,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六个国家的86位代表就潮汐动力与环境等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大会由我校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我校地学院院长王颖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副校长闵铁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在第一天大会作报告的有12位著名科学家。前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席(SCOR)、本次会议科学委员主席新西兰Wakito大学的Terry Healy教授、加拿大国际地貌学家联合会上届主席Olav Slaymaker教授、美国California(San diego)大学的Gustuf Arrehenius教授、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副主席韩国汉城大学Yong Ahn Park教授、日本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所Yoshili SAITO教授、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委员会主席苏纪兰院士、华东师范大学陈吉余院士、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王颖院士,美国Kansas州立大学的Allen Archer教授,加拿大Waterloo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Geoffrey Wall教授以及两位青年学者代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我校高抒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十二个大会报告题目涉及潮汐动力,潮滩环境,地球早期的潮汐动力,中国主要海岸、河口的动力作用、地貌演化和沉积过程,南水北调对长江河口环境影响以及长江三角州水环境承载力与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最新进展。
  在8月10、11日的专题学术报告会上,自始至终人员参加踊跃,讨论十分热烈。共作51个报告,报告内容大多为原创性研究成果,如台湾中山大学海洋研究所的刘祖乾教授,作了台湾河流与海底峡谷的水流泥沙通量及海底地貌沉积演化的报告,工作非常细致,对同行有很大的启发。
  参加报告的国内学者,很多是国外留学归来的学子,英语表达娴熟,研究内容新颖,紧跟国际前沿。许多国内培养的博士及在读研究生也都有较好的英语水准,他们自由的表达,赢得国外教授一致的赞赏。
  本次大会的召开无疑对推动潮流动力和环境研究的发展,加强中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友谊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了南京大学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高素质的各类人才以及高效率的会议组织能力。     
                                 (郭伟)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