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矗立在学子心中――连云港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8-05浏览次数:1214


丰碑矗立在学子心中
――校友代表在连云港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碧海连云天,港城校友逢。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盼望已久的日子―连云港市南京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我们工作在连云港市的800名南大校友心情十分激动,充满着多重感激之情。
  回忆母校,思绪万千。百年南大,厚实的积淀,高度的凝结,铸就了“锺山之崇高,玄武之沉静,大江之雄毅”的恢宏气度,向世人昭示着“诚朴雄伟”的品格,博雅精深的精神,敢为人先的胆识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百年南大,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每一个南大学子的心中;南大的办学理念、治学之道、师辈恩泽、同窗情谊,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进。
  南京大学校友是一种荣誉,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压力。每每想到我们是南大校友,就有一种大海般沉雄磅礴的伟力在催动着我们。25年前,我作为一名南京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干部参与了震惊中外的南京3.29学生运动,“打响了反对‘四人帮’的第一枪”,成为当时中国大学生中第一批邓小平治国方略的追随者。回忆在母校这段光辉的历史,它虽然是一次自发的学潮,但我认为,它的革命性和实践意义却可以跟两年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相比拟。它使我们亲身经历了革命的风暴,斗争的艰辛,真正懂得了人民的力量,真正体会了南大人“正义无畏”的精神。它着实让我们开阔了胸怀,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想和目标。用现在的话讲,母校的确不愧为先进生产力的策源地、先进文化的先锋、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典范。
  深深的母校情谊,牵系着天涯海角的每一位南大人。淡淡学子意,浓浓校友情。校友会将成为联系母校和联系连云港的桥梁和纽带。时间的长河虽然卷走了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最为宝贵、最为耀眼的年华,但在校友会里,我们可以找到当年恰同学少年的踪影,品味人生沧桑,深化爱校之情,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本通讯录,连接海内外。我们永远秉承“联络感情,促进发展”的校友会宗旨,我们不忘母校和恩师的教诲,我们一定会积极开展工作,为母校争光!昨日我们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我们为荣!
  我们每一位校友都要为校友会的建设作出贡献。我们非常珍惜这个组织,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我们要积极参加校友会活动,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情出情,不断壮大连云港市南京大学校友会。
  我们还要以实际行动感谢和报效连云港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存生长的天地、施展才华的天空,给予我们长期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要发挥校友会优势和作用,要为科教兴市、振兴港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连云港这座城市极具挑战性,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很广阔,高层次人才问题十分突出。连云港的“开放兴市”、“科教兴市”、“以港兴市”三大战略呼唤着更多、更强的南大人。尽管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很优秀,但是面临着全球终身学习的理念、整合、合作的理念、竞争的理念,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伴随着江苏省富民强省、开发大苏北的战略,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显得十分有限,我们感到现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母校的支持和力量。我们必须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凝聚更多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校友会办成连云港市的人才库、学术活动中心、咨询信息中心,成为连云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谋和助手,成为连云港的“高层论坛”,连云港的“兰德公司”,在连云港市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咨询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发挥较大的影响。
  一日在校,终生为友。成为南大校友,感到有一种今生今世的荣幸和骄傲。昨天的回忆,让我们珍惜;今天的相聚,让我们铭记;明天的憧憬,更让我们向往。今天的相聚是为了明天的携手。母校,永恒的家园。校友会,通往友谊和成功的桥梁。虽然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已不再年轻,但我们却有一棵永远年轻的心。拾起遗落的青春,拾起长满荒草的记忆,更拾起母校殷殷的期望和那不凋的豪情壮志。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港城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了报答母校师长的深恩厚情,我们有责任加倍工作,创业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成绩!
  最后,我们衷心地感谢母校对校友会的支持和对我们每位学子的长期关爱!
  我们深浓地感谢老校友们17年来为筹备校友会作出的贡献!
  愿南大精神在我们校友会永驻!
  祝母校宏图再展,发达兴旺!
  祝我们南大同学友谊地久天长!
  祝在座的领导和校友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万事胜意,前程辉煌!

  刘平昌,中共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