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来早 同窗友谊长――中大40-45北京校友联谊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8-05浏览次数:1155


北京春来早 同窗友谊长
――记中大(40-45)北京校友新春联谊会

  
    接着暖冬,春天的脚步已经提前来到北京。2月23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西四羊肉胡同民盟北京市委礼堂内,灯光辉煌,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歌声嘹亮,一派温馨的和煦春光。一年一度的中大(40-45)北京校友会2002年新春联谊会在这里举行 。
  上午9时许,校友们陆续来到会场,尽管大家年事已高,不少人还是穿起了节日盛装。余力等几位身穿大红大紫的锦绣唐装,鲜艳夺目,给全场增添了亮丽色彩。
  到会总人数83人。多位校友从签到处领到一份38页的文字资料。内有南大百年校庆邀请函,中大北京校友会会刊;新修订的北京校友通讯等。这些资料提供大家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钟沛璋、李力等几位学长“老有所为”的研究成果,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校友书画摄影展品,悬挂在礼堂两侧,规模虽小,但也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成为会场的一个亮点。展出的9幅画,穆家麟老师的两幅玻璃画十分精美,王翰仙夫妇的中国画,西洋画风格多异,格外引人注目。书法9幅,有周效良的草书,封松筠的楷书,康林的篆书,摄影作品均属杨光辉所摄的海外风光作品,共2大版大小彩照24幅。
  10时1刻会议正式开始,首先由封松筠代表联络组作会务报告,除介绍校友总会,北京分会有关活动信息外,还讲到去年接待海外校友四起,唐起鳌(美国来,二次)胡肄键(美国来),傅积宽夫妇(台湾来)。唐学长身居海外,关心祖国,应他的要求,访问期间,还专门召开小型校友座谈会,讨论两岸统一问题。联络组为北京校友会赞助注册资金2000元(个人捐助除外),为祝贺母校百年华诞,校友捐献校友林6450元。
  司库康林报告财务情况,收支大体平衡,略有积余,她感谢王嘉猷主办的泛华公司为每年的新春联谊会提供的赞助。
  接着联谊活动由夏之平(我国第一代资深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朱斐(铁路土木工程专家,在校时文艺活跃分子)主持。
  会议专题发言有杨光辉的《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何川尔、李力的《对“东突”问题的剖析》。钟沛璋因病休未能出席会议,专门来了信,由夏之平代读。钟的专文是《对资本主义研究之我见》。胡聿贤院士在会上简要介绍了他近年在科研上的成果。陈树藩应校友要求,就汪东词、程懋筠曲的中大《校歌》,介绍了历史背景和歌词内容解读。沈如钢就《9.11国际反恐与中美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了简要发言。会上要求发言的还有不少,由于时间所限,不得已只好“割爱”,留待下次。
  这时与会校友全体起立,由沈宏壁指挥齐声高唱《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雄伟的歌声在会场四周回荡,这歌声伴随校友们走过风风雨雨的五十多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民族自救的巨浪兴起和胜利奋进的步伐,今日又唤起迎接新世纪面临的新任务。
  11位80岁寿星受到大会的热烈祝贺,他们是:潘田、许勤、王海清、胡聿贤、王文平、詹国栋、李力、吕乾然、沈守公、虞芙初、郭鄢。85岁高龄的穆家麒老师,作为我们唯一健在的师长代表大家向寿星们分赠珍贵锦盒礼品――一套精美的宜兴茶具。摸奖游戏开始,设头、二、三等奖共18个,获奖面占21.6%,皆大欢喜。下午一时餐馆送来快餐,每人大小四盒,校友们称之为“老年保健快餐”。大家边吃边谈,祝酒声,欢笑声,声声相应。
  最后拍个“全家福”,合个影以资留念。会议整个过程均由专家(系有关家属)从事录像和摄影。
  下午2时聚会结束,校友们互道珍重告别,彼此祝愿老而弥健,同窗友谊地久天长。愿今年5月下旬,在石头城,在母校,在北大楼前大草坪,在五台山体育馆相见!
  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母校兴旺发达,校友们健康长寿!再见!    (沈如钢)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