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美国两院院士田炳耕同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8-04浏览次数:1318

                 记美国两院院士田炳耕同学

  田炳耕,浙江上虞人,1919年生。他1937―1940年和我在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同班。当年情况,我在1999年刊印的《音麈集》“同学情深”篇中有如下记述:“当年在班上,大家认为他有才华。他走路时稍有点瘸,当时陈桂芳同学喜讲笑话,戏称田为Steinmetz。因为美国有位著名的电机科学家Steinmetz也有点瘸。江苏理工大学教授杨晋宣兄1995年元月19日来信还提到:当年同班学友毕业前合影亦尚珍藏于合影集中。惜田炳耕兄因足伤早一年返沪上孤岛读交大,不能共影,未免有憾耳。
  1946年我在上海时,有一次由同学孙荣引我去南京东路的慈淑大楼见到田兄,以后他去美国,只听说他在贝尔实验室。直到1987年接国防科大教授刘景伊4月10日信,称1986年下半年应邀去美国访问,见到田炳耕。他在贝尔实验室,看上去他在负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材料与工艺的基础研究。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田和张可南虽近在一区,但从不见面。
  1999年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授张训尧7月29日转来华东师大教授陈涵奎信,称同学中可“大书特书”的是田炳耕。美国工程院士,田是华裔第二个当选的(1975年)(最先当选的是林同炎)(1967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田是1978年当选的,华裔最先当选的是吴健雄(1958年)、继之是陈省身(1961年)、林家翘(1962年)、李政道(1964年)、杨振宁(1965年)。中国人在美国当选两院院士仅两人,除田炳耕外另一人为丁肇中。田在1980年早些回国访问时,在上海由我接待,但他没有讲起当选两院院士的事。
  1999年9月我旅美时打电话给田,未联系上,想是已搬家了。
  想不到2001年8月29日突然接到田炳耕8月16日自美国NJ来信称:“张可南兄转来《音麈集》一册,引起了很多感想。我们在沙坪坝多年,真是宝贵的时间。毕业后各自奔走,都有成就,真是不容易。中学时我是在上海中法工专毕业的。他们现在已改为上海理工大学。他们现将百年庆祝,我也写了一篇,热闹一番,特寄上一份,并照片二张,请指教”。外附《未来的憧憬》英文稿一份,照片两张及荣誉奖状、研究论文及专利共9页。
  我现在写此拙文,并将全部英文资料复印,寄送母校以祝贺百年校庆。
  《未来的憧憬》(Thinking About What the Future Will Be)译文:
  ……从上海中法工专毕业后,往千里外的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继续大学教育。在四年级时返回上海,去上海交大完成学士学位。1945年二战结束,1947年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完成PhD课程,在斯坦福大学我发明了微波放大的新器件场荷波放大器(Space charge Wave Amplifier)。该放大器在美国Proceeding of IRE 1952年的第40卷688页上公布。这是我的首次发表论文和首次美国专利。对一个刚由中国来的青年学生来说,该是一项大的成就。
  1952年我和陈南希(译音)结婚,她当时在斯坦福大学学经济。
  1952年夏季我进贝尔实验室,在那里我遇到许多著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和我一同工作的有发明卫星通迅的J.R.Pierce博士,由于声学显微镜获得总统勋章的C.F.Quate博士、由于发明Hamming纠错码的Richard W Hamming博士以及许多别的人。我的研究论文和专利包括微波理论和技术、材料科学、电波传播、噪声理论、铁磁体、超导体、声电效应、激光物理、集成光学、高速电子学。 附上一份《研究活动、出版和美国专利》的详文。在美国1978年我被选入科学院院士,1975年为工程院院士,这是美国最高的荣誉。
  70年代和80年代,我为了省视母亲(1985年去世)几次回国。第一次1974年“十一”国庆节听周恩来总理的讲话,并遇见了许多国家高级领导人。以后几次回国,1978年受科技主任方毅接见,1983年由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接见,1985年由经委张劲夫接见。我们讨论了人口众多的困难和将来工业发展的可行计划。每次我们都强调中国为了经济增长,需要稳定、稳定、稳定。每次回来我作了多次讲演,1983的我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学荣誉教授的职位。
  我现已82岁,仍在作未来的憧憬,中国现在很快的成为世界的领袖,我们过去所经历和成就的为现在的中国铺平了道路。将来就依靠目前在大学和学院的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限制,只要努力工作,将来定将胜利在握。
  田炳耕寄来的其它附件有:
  一、2001年3月田炳耕夫妇参加光纤会议时的照片。二、1983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时的照片(见本期封面)。三、研究活动、论文、院士证书和美国专利的复印件、英文原稿共9页。  
  *作者为原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副院长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