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穆朗玛 迎接百年校庆――记大学生青藏考察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3-08-04浏览次数:1189

                           攀登珠穆朗玛  迎接百年校庆
                               ――记两岸四地大学生青藏高原考察活动

    作为百年校庆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攀登珠穆朗玛世界高峰,迎接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两岸四地大学生青藏高原考察活动在暑假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自7月7日到7月30日,历时24天,行程数千里,从江南水乡经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直抵海拔近7000米的珠峰二号营地。
  考察队由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江苏四地的30多位大学师生和江苏的4位记者组成。我校新闻系系主任丁柏铨教授任领队,学工处副处长方文晖副教授、新闻系韩丛耀副教授任副领队。校领导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韩星臣、副书记闵春发、副校长洪银兴担任顾问。出发前,韩星臣书记、闵春发副书记、洪银兴副校长为考察队送行。
  考察队一行坐火车到西宁沿着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顺着风光如画的青藏公路入藏。在火车上,从《扬子晚报》得知此次活动的旅客,一眼从服装上认出了我们,立即和我们聊起了南京大学,对南大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大加赞叹,并向我们索要学校的资料。
  从西宁到拉萨,我们分乘两辆中巴,车身两侧分别喷上标语:攀登珠穆朗玛世界高峰”、“迎接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硕大的校标挂在前面,一路走过,十分醒目。一路南行,情景终身难忘。宛如人间仙境的青海湖,让我们流连往返;夜入茶卡盐湖,血红的夕阳、灰白的湖面、凛列的寒风、运盐车上忙碌的工人,使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神奇造化之中;沿着昆仑河的碧水,我们来到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口,眼望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巍巍昆仑,师生们非常激动,虽然不少人有高原反应,但全体成员都一丝不苟地在南京大学校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将校旗珍藏在昆仑之巅;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内的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考察队成员们为自然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和不畏牺牲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向保护站捐献现金;翻越“过了五道梁,不见爹和娘”的五道梁,到达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我们不顾高原反应和凛冽寒风,拉开了横幅,预祝当晚的北京申奥成功;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湖――纳木错湖边,我们由衷的赞叹:如果有天堂,天堂也不过如此。
  从7月15日至18日上午,考察队在拉萨边休整边活动。参观了神奇壮观的布达拉宫、象征汉藏友谊见证的大昭寺、有西藏最大寺庙之称的哲蚌寺。校党委书记韩星臣亲自赶到拉萨为考察队攀登珠峰授旗。授旗仪式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8辆车身漆着“攀世界高峰,迎百年校庆”字样和南京大学校标的越野车分两列在广场排开,周围拉着庆祝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和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的大幅横幅,场面十分壮观。授旗仪式由校友总会高澎秘书长主持,考察队领队丁柏铨主任介绍了本次活动,韩星臣书记和拉萨市委常务副书记宣荣发表了充满激情的讲话,并把南京大学的校旗授给考察队。其间,考察队成员还有幸参加了韩星臣书记代表我校授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杰出校友郭金龙荣誉校董的仪式,亲眼目睹了南大杰出校友的风采。
  18日下午,考察队的车队出拉萨,溯雅鲁藏布江而上,经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翻越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口,冒着寒风,淋着雨雪,一次一次地搬石修路推车,终于于21日顺利到达珠峰大本营,美丽的珠峰一扫前几天的阴霾,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向我们露出了晶莹圣洁的面容。队员们展开校旗,在我们的车队前列队拍照留念,鲜红的南京大学校旗和考察队红黄两色服装,将洁白的珠峰衬托得更为美丽。为了挑战极限,部分队员又向上攀登了几百米,将南京大学的校旗带到了海拔近7000米处。
  从珠峰往回走虽然很疲惫,但大家兴致很高,沿途又参观了藏传佛教花教教派的祖寺――萨迦寺、卡若拉冰川,沿着美丽少女般的羊卓雍湖回到拉萨,在拉萨又参观了夏宫罗布林卡和西藏历史博物馆。25日和26日,队员们分批离开日光城拉萨,途经成都回宁,青藏高原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这次考察活动中,考察队在青藏高原上奔驰3000公里,越过6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领略了迷人雪域纯净天空下的绝色风光,圣洁的神山圣湖、神秘的宗教信仰、淳朴的民族风情,强烈地震撼着两岸四地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港澳台的同学,感触尤为深刻。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美丽,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路行来,印着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字样的汽车在城市和乡村穿行,队员们一有机会就向周围的人宣传南大介绍南大,也使沿途群众对南京大学这所百年学府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这次活动使两岸四地的同学之间促进了交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这次活动,长途跋涉,过险峰,趟冰河,挑战生命极限,无疑对同学们的体能和意志也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磨练。新闻媒体自始至终高度关注此次活动。《扬子晚报》对本次活动做了多达11期的系列报道,并在《扬子广角》做了一次专题;江苏电视台做了跟踪报道,在《大广角》栏目做了3期节目:新华社江苏分社在电子版中开辟了专栏,做系列报道:澳门日报每天一篇详细报道:西藏日报、拉萨日报、拉萨晚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现代快报等报纸均对此次活动做了报道。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也制作了专题。新闻媒体的关注使得这次活动影响更大,意义更为深远。
  (方文晖) 

 

 

南京大学校友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5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