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校友会举办《南大往事》读书分享会暨校友年中联谊会

时间:2019-01-07浏览:162

2018年8月20日晚,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联合江苏人民出版社、建投书局、南大上海校友读书俱乐部,举办了《南大往事》读书分享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经理徐海、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上海校友会会长朱振东、副会长兼秘书长邱继良、副会长陈星德作为嘉宾出席,五十余名校友及读者齐聚一堂,现场气氛非常温馨融洽。

《南大往事》的作者、南大中文系1962级学长、文学院教授徐有富老师以“《南大往事》的现实意义”为题做了精彩演讲。徐老师在南大求学工作四十余年,他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许多人和事也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他说:“这本书是全体南大人的集体创作,凝聚了大家对学校的关注和热爱。”徐老师在讲座开始便吟诵了一首诗,诗的题目就是《重返母校》。
        徐有富老师在《南大往事》一书中,对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优良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记叙。本次讲座重点围绕“立志报国”、“强调读原著”、“重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训练”和“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这四项传统展开分享。首先是立志报国。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的初衷就是为了救国,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也曾说过:“中国前途,除办学外,更无第二条生路。”徐老师还以朱偰保护南京明城墙为例讲述了南大人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其次是强调读原著。以黄侃先生成功的教学经验为例,黄侃指导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他们圈点图书,养成逐字逐句精读原著的习惯。
        再次是重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训练。以吴梅与潜社为例,吴梅曾组织学生成立潜社,学习词曲创作,不少参加潜社的学生后来都成为大学教授,十分值得关注。重视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是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徐老师讲述了自己与导师程千帆先生的几件往事。徐老师第一次去拜访程先生时,程先生就强调“你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我都管”,并赠送了八字箴言:“敬业、乐群、勤奋、谦虚。”程先生在教学中,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认认真真为学生批改作业和论文,并且不断对学生施加友善的压力。他一再强调“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放在第二位,而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
        上海校友会副会长陈星德作为校友代表,与大家分享听完讲座的感想。他表示,虽然徐老师讲的是人文学科的往事,但很多事情并不受专业局限,都是相通的。很多人在工作后,都离开了所学专业,但仍然能做得很好,这离不开母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精神气质的培育。希望大家发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努力耕耘,绽放光彩,书写自己的南大故事。
        最后,中华书局总经理、著名出版家徐俊做了总结发言。徐学长毕业于南大中文系,从事出版行业已有35年之久。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贯彻着坚持与朴实的作风,这正是南大沉稳宁静、厚重踏实的学风为他烙上的印记。徐学长说:“自然的故乡是无法选择的,而精神的故乡是可以选择的。”愿大家牢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将南大作为自己永远的精神家园!
    (洪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