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五载共结缘,五十春秋情不断——天文系1968届毕业生庆祝毕业50周年活动纪实

时间:2019-01-08浏览:305

2013年,我们曾经相约,五年后,全班举办毕业五十周年庆典。眼一眨,五年过;手一招,又聚首。2018年9月18日,大家翘首盼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们面前。
        这次聚会,加上稍前来宁的汤国强同学,共有24位学生前来。此外,我们还邀请了3位老师,和16位同学的夫人,合计有42人参加庆祝活动。人数之多,一如既往。我们班的情之密,情之久,情之深,由此也可见一斑。
        今天,我们目光交融,心手相连,又会合在南京大学的校门前。恍惚间,似看到你我青春的身影;凝眸时,依然是大家灿烂的笑脸。我们兄弟相称,友情浓郁,醇如龙井;姐妹相拥,温馨甜蜜,如春风拂面!
        同窗五载共结缘,五十春秋情不断。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微信上天天交流碰面,加上同学间的互相走访,和小范围的多次聚会,师生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无间。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经常有关切的问候,诚挚的祝福;时常晒养生的宝典,亮绝妙的诗篇。我们之间,既有友善的提醒,和慷慨的相助,也有风趣的调侃,和严肃的争辩。
        9月18日下午,师生们在南苑会议中心报告厅举办了毕业五十周年庆典。会上,我们为南大的新成就点赞讴歌,向昔日的老师致意问候。大家说当年的浪漫风流,道那时的坎坷风波,使人听得来凝神入耳,笑得是泪眼婆娑。其间,三位老师先后致辞祝贺,倾诉师生之情。会后,大家在南苑宾馆前合影,记录这一难忘时刻。当晚,我们在南芳园欢宴。席间,师生们借酒逗趣,一时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第一排左起:姜一红、程筱娥、沈祚柔、徐福莲、陈平、萧耐园、彭去楼、赵德滋、刘荣美、贺金秀、李天赐、
胡榴珍、沙玉玲
第二排左起:季国平、吴树铭、许大信、董慧珍、宦琴芳、张文玉、韩蕙芳、吴歆、李素华、何美丽、金纪余
胥存礼、王继宝
第三排左起:孙竹申、李云飞、罗耀来、王绍仁、韩祥泰、刘超、徐汉松、张才良、郝名驰、王玲珠、薛云登
吴国栋、姜贵华、王志南、杨增泉 

9月19日,我们前往著名的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和大报恩寺参观游览,领略我国佛教文化和古典建筑的巨大魅力。中午,大家在盛庄饭店聚餐,品尝农家餐饮的乡土风味。
        9月20日上午,我们在南大校友总会知行楼思源厅座谈,畅叙友谊,期盼未来。我们说:
        七十不老,八十犹健,九十过后还有许许多多年。我们容颜虽改,但初心不变。大家依旧关注当代科技的最新进展,大到天体演变,小到光子跃迁。我们眼观四海风云,上到国家的兴亡盛衰,下到草根的柴米油盐。科学和民主,永远是我们初心安放的空间。
        我们的心灵富足充实,我们的生活安逸悠闲,在家里,满园春色,阖家情深;含饴弄孙,欢愉绵绵。在平时,诗文报刊,常入眼帘;琴棋书画,也不时侵淫其间。外出旅游,我们看溪流万山,漠生孤烟;观云涌大地,霞飞九天!
        展望未来,依旧是阳光明媚,水色潋滟。同学们,老师们,让我们继续结伴同行,朝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会后,南大校友总会向我们赠送了非常珍贵的纪念品——《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册》,使大家备受感动。
        中午,我们又在南芳园会餐,为即将离宁的同学饯行。
        联谊活动期间,外地同学均下榻于南京大学南苑会议中心。故地重驻,他们更感到母校的温暖和可亲。
        为筹办本次联谊活动,一年前,原班长季国平就未雨绸缪,制订预案,并反复征求大家意见。赵德滋老师也非常关心,多次加以指点。韩蕙芳、孙竹申、韩祥泰和董慧珍则承担了许多具体的会务工作。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文/徐汉松,摄影/杨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