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记南京大学物理系58级入学50周年聚会
张世远
十月金秋,丹桂飘香。美丽的南京大学校园迎来了物理系58级的校友们。同学们一个个虽已年近或年过七十、两鬓染霜,却都显得精神抖擞,兴奋异常。今年正值我们物理系58级同学入学50周年和毕业45周年,从年初上海同学会提出再次聚会的积极倡议到10月25日正式聚会的整个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程世枢、童格后、黄信凡、陈坤基等同学还赞助这次活动。最后,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95位同学齐集南大。另外约有20位因临时有事不能前来参加聚会的同学也通过打电话或托其他同学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良好祝愿和对同学们的亲切问候。
10月25日下午,知行楼一楼报告厅传来阵阵笑声,聚会隆重举行。应邀参加本次聚会活动的有南京大学副校长薛海林、校长助理张序余、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赵国方、物理系党委书记臧文成、电子系副系主任都思丹和原物理系58级辅导员邹志仁老师等。校、系和校友总会领导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学校和物理、电子两系近年来的科研、教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规划。同学们为母校、母系所取得的各项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同学们说,我们人虽然离开了学校,但是在过去的45年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和打听着母校的消息和成绩,现在听了校、系领导的介绍,作为南大的校友,从心底里感到无尚光荣。聚会最后宣读了我们的老同学、前南京大学校长、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特地从北京寄来的亲笔贺信。他在贺信中写道:“欣闻63届物理系老同学于25日在宁欢聚十分高兴,这表达了同学之间五年同窗情谊的真挚,也体现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这次虽不能成行,但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但愿老同学们珍惜这次相聚的机会,尽情地享受纯朴、真挚的同窗情谊,也但愿大家把南大作为永远的精神家园。”
的确,几十年来,我们物理系58级的同学们都始终把母校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五十年前,我们踏着青春的步伐从全国各地来到南京大学,开始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五年的同窗情谊,把我们的心紧紧相连,在我们的身上烙上了“南京大学58级校友”的印记。母校的一草一木,我们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在25日南芳园举行的晚宴上,大家亲切交谈,频频举杯。晚宴间,前物理系总支书记、现校长助理杨明生讲了话,热烈欢迎校友们返校聚会并祝大家身体健康。我们的辅导员邹志仁老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另外,有30多位同学作了即席发言和表演节目。尽管自1963年毕业以后,我们物理系同学也曾于1993年和2002年分别聚会过两次(第一次聚会是因为庆祝毕业30周年,第二次是专程前来祝贺母校建校100周年),但是一回到母校、看到这么多的同窗好友,话好像永远也说不完。有的同学还是毕业离校45年后第一次见面,更是显得无比激动。话题都是围绕着当年在母校的学习生活、我们的老师们和学校的巨大变迁。这次我们再度相聚在母校,依然互诉着几十年人身经历,然而却又增添了最近六年的感受,更是心潮澎湃,唏嘘不易。言谈间,多少往事又浮现眼前,令人感慨万分。五十年间,喜、怒、哀、乐尝遍。想当初,我们一踏进南大校门,为了响应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就开始了长达50天的劳动生活,在物理系所办的几个校办工厂(滚珠轴承厂、铁氧体材料厂、红外眼镜厂)中三班倒参加劳动,全身沾满红色的铁氧体粉尘或黑色的碳粉,在校园中出出进进,脸上洋溢着微笑,全然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在高等学府中。我们曾经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热潮,在南京小红山上参加过 “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在“体育大跃进”的浪潮中每天晚上往返奔跑于鼓楼校园和下关之间;我们曾经亲身经历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艰苦的生活锤炼了我们的坚强意志;我们曾经见证了中苏两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我们曾经参加过红专大辩论,立誓要做一名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就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们积极响应南大党委和郭影秋校长关于“坐下来、钻进去”的号召,埋头读书,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在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南大这座精神家园培育了我们热爱祖国、艰苦朴素、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高尚精神品德和练就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事业献身的本领。联系到毕业以后我们所经历的“文革”风暴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历史,有的同学说,我们要衷心感谢郭影秋和匡亚明两位校长,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南京大学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会了我们这些毕业生应该怎么做人和怎么做学问。
10月26日上午,应广大同学们的强烈要求,我们包车参观了南京大学正在建设的仙林分校。听着工地领导的讲解,看着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同学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生气勃勃、各项事业正在迅猛发展的母校明天的图象。同学们坚信,母校前途一片光明,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下午,我们坐船游览了秦淮河,从水木秦淮码头到夫子庙,看到秦淮河两岸秀丽的风光和南京市貌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分。在游船上,大家兴致盎然,继续畅谈未尽的话题,并互相祝福。
两天的聚会活动结束了。在依依惜别之际,大家提出这次聚会非常成功,它加深了我们的同窗情谊,加深了我们对母校的感情,衷心希望五年后,在我们毕业50周年的时候能够再在母校欢聚。身患‘帕金森综合症’已二十年的侯温良同学,这次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从上海来南京参加聚会,虽然坐着轮椅往返,多有不便,但是在回到上海以后,给同学们发来了一封感谢信:“近十年中随着年岁增加,每天能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次南京之行我非常高兴,老同学在一起几乎使我忘了病痛,所以行动也比在家利索。”另外,他还赋诗一首,表达了他参加此次聚会的心情,也代表了其他同学的心声:“六三毕业走全国,欣欣向荣近残叶。校友吹来情谊风,笑对人生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