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树声校长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曲钦岳院士、闵乃本院士当选全国政协常委
蒋树声 物理学家,无党派人士。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于我校物理学系并留校。主要从事研究的领域是X―射线衍射和同步辐射应用,晶体和薄膜材料的微结构、缺陷和相变,金属多层膜的制备、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等。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多篇。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日本创价大学最高学术荣誉奖,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英国Bristol′ 1992年被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现任南京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晶体协会理事,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快报》和《现代物理知识》编委等职。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曲钦岳 天文学家,无党派人士。1935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1957年毕业于我校天文系并留校任教。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物理天文学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科协主席等职。1978-1983年被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984-1997年任南京大学校长,1978年以来曾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部(或国家教委)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83年后又兼天文学组组长,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副主席,全国科协委员,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物理学卷》分编委,《辞海》天文学科主编,《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科学》、《天文学报》、《理论物理通讯》等期刊编委,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92-1997被聘为攀登计划项目《天体激烈活动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1987年以来选为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2003年被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1993年以来被选为第八、九届江苏省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1988年连续三次担任中美大学校长会议中方大学校长代表团团长,1982年以来连续四次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高能天体物理专业部组织委员会委员等。1986获美国巴尔的摩市荣誉市民称号,1986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奖章与奖状,1990年获美国西顿?希尔学院名誉博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列文斯顿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351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曲钦岳星”。
曲钦岳长期在天体物理领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普通天文学教程》、《恒星大气物理》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次,国家教育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1984年以来又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研究,著有《大学的使命与目标》、《曲钦岳教育文选》,并在报刊上发表论文约20篇,199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闵乃本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35年生,1959年毕业于我校物理系并留校,现任固体微结构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6年起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学科组组长、国家人工晶体联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国家教委科技委物理学科组长、国家攀登计划“光电功能材料”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委科技委副主任、国家教委微结构技术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江苏省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92年任江苏省第七届政协常委,1998年2月当选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2003年当选江苏省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闵乃本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0篇,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计委、经委、科委工业新产品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犹他大学和Hercules飞弹公司联合颁发的“大力神”奖、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奖彰、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南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