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浦口校区建设工作会议
2002年12月3日下午,蒋树声校长主持召开我校浦口校区建设工作会议,研讨浦口校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问题。郭广银、施建军、张大良、杨明生等校领导以及校办、战略与政策研究室、基建处、学工处、财务处、审计处、后勤集团和浦口校区等单位和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我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方面都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为适应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至百年校庆,学校先后启动52项建筑项目,总投资8亿元,使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新增34万平方米,翻修鼓楼校区建筑1??7万平方米。现在,除拟建的MBA和成人教育大楼、中美中心二期、新建二食堂之外,鼓楼校区已经基本没有空间新增建筑。
会议指出,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仅靠鼓楼校区的730亩校园根本无法实现。为拓展发展空间,学校工作重心必须向浦口校区转移,浦口校区的建设力度必须加大,速度必须加快,效率必须提高。目前,浦口校区在建、拟建项目有图书馆、医院、百年纪念堂(行政办公楼)5、6组团学生宿舍、5组团学生食堂、运动场、理科中心等,共计约15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正积极同浦口区政府商谈,统筹考虑教师住宅建设和社区服务、商业网点建设。会议决定,浦口校区今后的基本建设将以整体设计、批量作业、组团建设、集中投资的办法进行。为确保学校向浦口校区转移的步伐,统筹考虑浦口校区建设的规划、设计、材料、设备等项工作,学校将成立浦口校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基建处在浦口校区设立专门班子,增加人员编制,根据工程需要,招聘流动编制人员,确保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效率。
会议强调,实现“纵切”零的突破,是浦口校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上学期,学校召开了两次院系负责人会议,专门研讨两校区的布局问题。目前,是全校师生员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共同稳步推进“纵切”、“横切”相结合的两校区布局方案的时候了。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计划在今、明两年能有理科的2-3个院系,文科的1-2个院系搬到浦口校区,实行“纵切”。同时,凡新组建的院系原则上都将在浦口校区进行建设。学校将于近期正式开始“纵切”、“横切”方案的调研、论证工作,提出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有可操作性的两校区布局方案,并分步实施。
附:从数字看浦口校区发展
项目名称 | 1999年 | 2002年 |
占地面积 | 2848亩 | 2848亩(正酝酿三期征地1000余亩) |
建筑面积 | 73530M2 | 160363M2 |
食堂 | 7215M2 | 11419M2 |
浴室 | 644M2 | 1514M2 |
(教学用房) | 27736M2 | 58229M2 |
学生宿舍 | 28717M2 | 72467M2 |
教师公寓 | 1300M2 | |
天文台 | 392M2 | 945M2 |
体育馆 | 3274M2 | |
配电房 | 1430KVA | 7600KVA |
教室 | 总数68个,总座位6020座 | 总数105个,总座位9431座 |
多媒体教室 | 2个 | 33个 |
电视播放教室 | 9个 | 20个 |
微机 | 540台 | 2000台 |
图书资料 | 13.45万册 | 20万册 |
体育设施 | 简易田径场 | 塑胶运动场1个,室内体育馆1个 |
任课教师(均以学年的第二学期统计) | 371人(教授63人,副教授131人,讲师及其他177人) | 957人(教授213人,副教授303人,讲师及其它441人) |
开课门数 | 656门 | 1149门 |
在读学生 | 4792人 | 8312人 |
学生论文数 | 1052篇 | 2073篇 |
在十年办学过程中,校区始终把“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准则,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 的工作指导方针,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特别是1998年以来,浦口校区紧紧抓住迎接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和学校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两个契机,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教学基本建设、校园学术环境建设、教学条件保障建设、学生生活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下面将1999年与2002年的办学状态数据作一简要对比,从这些数据中大家可以略见浦口校区的发展变化。(左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