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南京大学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捐赠设立仪式在仙林校区举行。南京大学1985级地质系、1990级地理系校友张少华,副校长邹亚军,历史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清主持。
仪式上,历史学院院长张生介绍了“南京大学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的捐赠缘起和设立概况。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锁庚与张少华校友签署捐赠协议。邹亚军副校长向张少华校友颁发捐赠感谢状。
张生院长介绍到,南大考古学科出身名门,渊源深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商承祚先生、曾昭燏先生等大家曾在此讲授过考古学课程。1972年,南京大学响应国务院的要求作为东南地区的代表建立了考古学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南大考古专业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刻,在当时仅剩两名在职教师的情况下,正是由于张之恒老师的坚守使得南大考古的文脉得以保留和发展。而今年恰逢南京大学建校与历史学科成立120周年、南大考古专业成立50周年。在张少华校友率先支持下,学校设立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更是极具意义的事情。
张少华校友与大家分享了两件与父亲有关的故事。其一是父亲在12舍狭小的空间了伏案工作时专注的背影,那个静坐在桌前一整个上午的背影,留给他的更多的是作为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父亲的形象。儿时因父子间极少的沟通而造成的不理解,却在张之恒先生逝世后以另一种形式化解,在与父亲的一次次“神交”之后,张少华先生也终于明白了父亲过去所做的一切与他执着于考古的原因。另一件是文革之后,青年教师可以开课,张之恒先生之前并无授课经验,为此几乎全家人都投入到课程的准备中:张之恒先生写讲义,夫人帮助刻蜡版、画教学挂图。父亲第一次上完课得到好评后家里洋溢着的喜悦氛围至今仍令张少华先生印象深刻。张少华先生还回忆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以考古专业名词作为游戏的有趣场面。他表示学校设立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是对其父亲最大的肯定,非常高兴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参与其中。他也坚信南大的考古专业在一代代学人的传承中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邹亚军副校长对张少华校友在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年的慷慨善举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表示,张之恒教授毕生致力于考古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对南大考古专业建设乃至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我们南大人的精神与力量。
仪式当日,历史学院领导老师陪同张少华校友参观南京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并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张之恒教授1959年考入南大历史学系,1964年留系任教。他是南大考古专业的创办者之一,对南大考古专业建设和中国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少华系张之恒教授之子,1985年入南大地质系就读本科,1990年入南大地理系就读研究生,此次捐设张之恒考古学发展基金就是希望通过奖掖青年学子、支持考古学科发展等来延续父亲对南大考古的热爱,激励新一代南大考古人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南大贡献。
(文/王天悦,图/基金会)